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拔除毒瘤——让探照灯照耀社会

    2018-08-17 09:43:56

    近年来,四川达州通川区探索建立片区廉勤监督委员会制度,实行一村一名廉勤监督员,围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三资”管理等重点工作,廉勤委开展监督检查4000余次,督促问题整改2500余个,发现问题线索52条,参与信访办理233件,案件调查57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8月8日《人民日报》)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微腐败”现象不仅侵害群众利益,还损坏干群关系,腐蚀党员干部的廉洁性,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和公信力,辜负了群众的期望。让这些负能量“见光死”,要从严肃工作纪律抓起,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根本所在,从细节入手,抓好治病的良方,形成能有效约束干部、能影响干部行为的长效机制,切实整治不正之风,全面净化政治生态。
    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情怀,剑指“吃拿卡要”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蝇贪”,创新监督手段,提升群众获得感。各基层党委和纪委可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借鉴通川区的廉勤监督委员会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与村“两委”进行沟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发挥“探照灯”的作用。
    群众是党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群众满意是评判工作的标准。要重拳出击拔除群众身边的毒瘤,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严明党内政治纪律,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全面接受群众监督,营造天朗气清的社会好风气。
    (石龙镇 司聿)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拔除毒瘤——让探照灯照耀社会

    2018-08-17 09:43:56

    近年来,四川达州通川区探索建立片区廉勤监督委员会制度,实行一村一名廉勤监督员,围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三资”管理等重点工作,廉勤委开展监督检查4000余次,督促问题整改2500余个,发现问题线索52条,参与信访办理233件,案件调查57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8月8日《人民日报》)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微腐败”现象不仅侵害群众利益,还损坏干群关系,腐蚀党员干部的廉洁性,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和公信力,辜负了群众的期望。让这些负能量“见光死”,要从严肃工作纪律抓起,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根本所在,从细节入手,抓好治病的良方,形成能有效约束干部、能影响干部行为的长效机制,切实整治不正之风,全面净化政治生态。
    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情怀,剑指“吃拿卡要”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蝇贪”,创新监督手段,提升群众获得感。各基层党委和纪委可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借鉴通川区的廉勤监督委员会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与村“两委”进行沟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发挥“探照灯”的作用。
    群众是党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群众满意是评判工作的标准。要重拳出击拔除群众身边的毒瘤,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严明党内政治纪律,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全面接受群众监督,营造天朗气清的社会好风气。
    (石龙镇 司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