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9 15:55:16
在问责原则中,新增“权责一致、错责相当”“集体决定、分清责任”;在分清责任条款中,要求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不得向下级党组织和干部推卸责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问题,查偏差堵漏洞,进一步明确了分清责任的原则和具体规定。(摘自:2019年9月9 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响应“精准问责”号召,清除“问责泛化”顽疾。问责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把利剑。问责泛化不仅仅模糊了各个干部的权属划分,更是淡化了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从而造成“问责问一堆,担责大家分”的尴尬场面。而“精准问责”正是对抗这一顽疾的“强力清洁器”,“痛”到每一个经办人身上,才能真正的让每一位旁观者以此为戒,增强责任意识,成为“不推脱,不马虎,不模糊”的干部表率。
明确“问责必严”铁律,化解“问责简化”诟病。如果说问责制度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最后一道“生命红线”,那么纪委监察委就是这道红线的“最后守线人”。在面临大是大非,危害政治生态意识的重大难关前,监察同志更要站住自身立场,做到“强化问责”,深入贯彻“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的问责理念,不可将问责“轻易化,简单化,形式化”。将问责简化,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的懈怠,更是对整个党组织纪律严明理念的亵渎。“喝茶聊天轻松问责”等方式更是万万不得。问责工作不是表面制度的简单执行,更需要“落到实处、挖到深处”。
发挥“制度监察”优势,力渡“问责不力”难关。问责条例的修订以及出台给予了每一位党政干部一个深刻的提醒,即“制度就是命令,问责有据可依”。修改出六组问责方式,完善七组问责情形,组合成为有力的问责机制,无疑成为问责发展路的“加速器”,克服掉问责不力问题。问责不力是多种因素而造成的,从执行人到被执行对象,从问询方法到调研方式,从总结材料到考察报告,中间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都需要每一位干部警惕。严格按照制度规则执行,拒绝“关系化”处理,让问责可“无阻力”的执行,为我党良性政治生态发展共同助力。
(凤鸣镇 罗淇尹)
2019-09-19 15:55:16
在问责原则中,新增“权责一致、错责相当”“集体决定、分清责任”;在分清责任条款中,要求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不得向下级党组织和干部推卸责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问题,查偏差堵漏洞,进一步明确了分清责任的原则和具体规定。(摘自:2019年9月9 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响应“精准问责”号召,清除“问责泛化”顽疾。问责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把利剑。问责泛化不仅仅模糊了各个干部的权属划分,更是淡化了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从而造成“问责问一堆,担责大家分”的尴尬场面。而“精准问责”正是对抗这一顽疾的“强力清洁器”,“痛”到每一个经办人身上,才能真正的让每一位旁观者以此为戒,增强责任意识,成为“不推脱,不马虎,不模糊”的干部表率。
明确“问责必严”铁律,化解“问责简化”诟病。如果说问责制度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最后一道“生命红线”,那么纪委监察委就是这道红线的“最后守线人”。在面临大是大非,危害政治生态意识的重大难关前,监察同志更要站住自身立场,做到“强化问责”,深入贯彻“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的问责理念,不可将问责“轻易化,简单化,形式化”。将问责简化,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的懈怠,更是对整个党组织纪律严明理念的亵渎。“喝茶聊天轻松问责”等方式更是万万不得。问责工作不是表面制度的简单执行,更需要“落到实处、挖到深处”。
发挥“制度监察”优势,力渡“问责不力”难关。问责条例的修订以及出台给予了每一位党政干部一个深刻的提醒,即“制度就是命令,问责有据可依”。修改出六组问责方式,完善七组问责情形,组合成为有力的问责机制,无疑成为问责发展路的“加速器”,克服掉问责不力问题。问责不力是多种因素而造成的,从执行人到被执行对象,从问询方法到调研方式,从总结材料到考察报告,中间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都需要每一位干部警惕。严格按照制度规则执行,拒绝“关系化”处理,让问责可“无阻力”的执行,为我党良性政治生态发展共同助力。
(凤鸣镇 罗淇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