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识“天气”、接地气、聚人气

    2019-09-19 18:26:49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后,泸州、巴中、资阳等地迅速进行动员部署,聚焦主题主线,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努力让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摘自:2019年9月18日《四川日报》)

      基层领导干部在党的执政体系和工作链条中,承上启下,一头连接着上级组织,一头连接着基层群众,要科学处理识天气与接地气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聚人气,即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对上要识“天气”,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对下要接地气,与基层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把上级的决策部署真真正正落实到基层,群众满意了,人气也就上来了。

      识“天气”,紧跟上级决策部署。基层领导干部要畅通接收上级组织信号的渠道,及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政策导向,确保与上级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如果信号不通,信息闭塞,决策就会偏移主题主线,工作就会偏离目标方向,甚至梗塞政令,误导群众,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影响本地建设和发展。识好“天气”,要看时事、观大势,学懂弄通,领会把握好上级文件指示精神,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上级组织的决策部署来开展工作。上级文件指示等是反映时事变化的“气象预报”,是了解政策走势的“窗口”,学习好、领会好和把握好上级的文件,才能看时事看得清,观大势观得准,思想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行动跟上新时代新步伐新要求。学习要原原本本、原滋原味,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不能读“赝品”和品“二手货”,更不能道听途说,以防止读走了样,品变了味,把“经”念歪了。领会上级文件指示,要前后连贯、相互衔接,全面系统、科学完整地领会,不能前后脱节、断章取义,不能片面性和绝对化。把握上级文件指示,要着眼不同对象、不同区域,区别情况、客观准确地把握,不能一刀切和模式化。

      接地气,紧贴基层工作实际。基层领导干部要畅通接收基层群众信号的渠道,客观真实地掌握情况,把脉民情民意民生,确保执政行为紧贴基层工作实际,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没有地线管道,屏蔽地气信号,不知下面的真情实况,不知老百姓的所想所需,必然是决策脱离实际,工作没有针对性,难以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什么一些老百姓手里有钱、锅里有米、碗里有肉了,依然心存不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隔膜底层,不接地气,收不到基层的信号,听不到群众的心声,对基层的困难不闻不问,对老百姓冷暖漠不关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激起人民群众心中的不满。如何接地气?就是领导者要植根基层沃土,紧贴基层实际,同老百姓打成一片,扎扎实实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入基层,哪里条件最艰苦就往哪里去,哪里民生最困难就往哪里走,哪里发展最落后就奔向哪里,到最艰苦的地区调查研究,到最困难的人群中体验民生,到最落后的地方锻炼提高。

      聚人气,紧抓基层工作实效。基层领导干部是“螺丝钉”,是接通天地两头信号,让天气与地气交融,让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信息对流,感情沟通,心灵共振的重要一环。如果天线与地线不相连接,上面的精神贯彻不下去,下面的实情反映不上来,管道梗塞,信息短路,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上吐下泻”。为了上下通畅,要把握好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接合点,正确处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正确地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保持政令畅通;另一方面要主动向上级组织反映基层群众的诉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百姓安居乐业。在实际的基层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对上、对下双向负责的关系,以符合不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着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选择对人民负责为先。凡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积极主动去办;凡是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应当旗帜鲜明的抵制,毫不犹豫地制止。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大,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抓出工作实效,聚起广大群众的人气。

      作者:合江县司法局 汪毅然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识“天气”、接地气、聚人气

    2019-09-19 18:26:49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后,泸州、巴中、资阳等地迅速进行动员部署,聚焦主题主线,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努力让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摘自:2019年9月18日《四川日报》)

      基层领导干部在党的执政体系和工作链条中,承上启下,一头连接着上级组织,一头连接着基层群众,要科学处理识天气与接地气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聚人气,即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对上要识“天气”,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对下要接地气,与基层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把上级的决策部署真真正正落实到基层,群众满意了,人气也就上来了。

      识“天气”,紧跟上级决策部署。基层领导干部要畅通接收上级组织信号的渠道,及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政策导向,确保与上级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如果信号不通,信息闭塞,决策就会偏移主题主线,工作就会偏离目标方向,甚至梗塞政令,误导群众,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影响本地建设和发展。识好“天气”,要看时事、观大势,学懂弄通,领会把握好上级文件指示精神,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上级组织的决策部署来开展工作。上级文件指示等是反映时事变化的“气象预报”,是了解政策走势的“窗口”,学习好、领会好和把握好上级的文件,才能看时事看得清,观大势观得准,思想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行动跟上新时代新步伐新要求。学习要原原本本、原滋原味,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不能读“赝品”和品“二手货”,更不能道听途说,以防止读走了样,品变了味,把“经”念歪了。领会上级文件指示,要前后连贯、相互衔接,全面系统、科学完整地领会,不能前后脱节、断章取义,不能片面性和绝对化。把握上级文件指示,要着眼不同对象、不同区域,区别情况、客观准确地把握,不能一刀切和模式化。

      接地气,紧贴基层工作实际。基层领导干部要畅通接收基层群众信号的渠道,客观真实地掌握情况,把脉民情民意民生,确保执政行为紧贴基层工作实际,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没有地线管道,屏蔽地气信号,不知下面的真情实况,不知老百姓的所想所需,必然是决策脱离实际,工作没有针对性,难以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什么一些老百姓手里有钱、锅里有米、碗里有肉了,依然心存不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隔膜底层,不接地气,收不到基层的信号,听不到群众的心声,对基层的困难不闻不问,对老百姓冷暖漠不关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激起人民群众心中的不满。如何接地气?就是领导者要植根基层沃土,紧贴基层实际,同老百姓打成一片,扎扎实实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入基层,哪里条件最艰苦就往哪里去,哪里民生最困难就往哪里走,哪里发展最落后就奔向哪里,到最艰苦的地区调查研究,到最困难的人群中体验民生,到最落后的地方锻炼提高。

      聚人气,紧抓基层工作实效。基层领导干部是“螺丝钉”,是接通天地两头信号,让天气与地气交融,让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信息对流,感情沟通,心灵共振的重要一环。如果天线与地线不相连接,上面的精神贯彻不下去,下面的实情反映不上来,管道梗塞,信息短路,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上吐下泻”。为了上下通畅,要把握好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接合点,正确处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正确地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保持政令畅通;另一方面要主动向上级组织反映基层群众的诉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百姓安居乐业。在实际的基层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对上、对下双向负责的关系,以符合不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着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选择对人民负责为先。凡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积极主动去办;凡是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应当旗帜鲜明的抵制,毫不犹豫地制止。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大,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抓出工作实效,聚起广大群众的人气。

      作者:合江县司法局 汪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