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18:02:05
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人才服务基层新途径,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落实政策措施、拓宽成长渠道等措施,打破基层人才紧缺瓶颈,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为基层服务,在基层成长。(摘自:2019年9月9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人才是第一资源。基层是组织工作的基础,也是最需要党员人才的地方,为了促进党员人才向基层一线和边远地区流动,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必须正确对待问题,把握好人才引进规律,要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下,创造环境让党员人才在基层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各级党组织应做好以下四点,以增强基层党员人才吸引力。
第一,转变观念引人才。各级党组织要对人才引进做到“简政放权”,对紧缺性人才要做到适时降低,不应完全限制于学历、职称,要因地制宜引人才,转变观念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要组织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做到人才源泉不中断;第二,点面配合聚人才。基层党组织要引进人才,重点就应集中于本地走出去的人才,要打好感情牌、乡情牌,发挥本地优势,让流出去的本地人才能够回来并且愿意回来。建立和完善“人才回归”机制,发挥“本乡人”这个点,带动更多优秀党员人才加入本地基层建设;第三,科学精准用人才。基层党组织要认识到,“人才引进”是一个动态完整过程,不能仅局限于“引进”这一个环节,党组织要引进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完善人才适用机制,要创新育人模式,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要强化激励措施,对自觉投身一线的优秀人才要多给予关怀;第四,刚柔并济育人才。对人才要施行严管厚爱,该严的时候必须严,要用制度强化基层人才的责任心,要对现行政策实施绩效评估并及时调整优化,以科学的政策和制度提升引才的效益性。
人才是基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把基层党员人才引进放在发展前进的重要位置,要做好观念及时转变、推动点面相结合、科学精准用人才以及严管厚爱育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得进、留得下优秀人才,使优秀人才真正在基层放手大胆作为,为基层发展推波助力。
作者:白沙镇 魏晓英
2019-09-17 18:02:05
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人才服务基层新途径,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落实政策措施、拓宽成长渠道等措施,打破基层人才紧缺瓶颈,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为基层服务,在基层成长。(摘自:2019年9月9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人才是第一资源。基层是组织工作的基础,也是最需要党员人才的地方,为了促进党员人才向基层一线和边远地区流动,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必须正确对待问题,把握好人才引进规律,要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下,创造环境让党员人才在基层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各级党组织应做好以下四点,以增强基层党员人才吸引力。
第一,转变观念引人才。各级党组织要对人才引进做到“简政放权”,对紧缺性人才要做到适时降低,不应完全限制于学历、职称,要因地制宜引人才,转变观念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要组织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做到人才源泉不中断;第二,点面配合聚人才。基层党组织要引进人才,重点就应集中于本地走出去的人才,要打好感情牌、乡情牌,发挥本地优势,让流出去的本地人才能够回来并且愿意回来。建立和完善“人才回归”机制,发挥“本乡人”这个点,带动更多优秀党员人才加入本地基层建设;第三,科学精准用人才。基层党组织要认识到,“人才引进”是一个动态完整过程,不能仅局限于“引进”这一个环节,党组织要引进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完善人才适用机制,要创新育人模式,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要强化激励措施,对自觉投身一线的优秀人才要多给予关怀;第四,刚柔并济育人才。对人才要施行严管厚爱,该严的时候必须严,要用制度强化基层人才的责任心,要对现行政策实施绩效评估并及时调整优化,以科学的政策和制度提升引才的效益性。
人才是基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把基层党员人才引进放在发展前进的重要位置,要做好观念及时转变、推动点面相结合、科学精准用人才以及严管厚爱育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得进、留得下优秀人才,使优秀人才真正在基层放手大胆作为,为基层发展推波助力。
作者:白沙镇 魏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