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深耕,才能讲好中国情

    2019-12-31 16:32:38

    染衣、酿酒、织布、古法造纸、制作胭脂口红……最近,一个叫李子柒的姑娘,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引发海内外网友关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是李子柒带给我们的生动启示。(摘自:《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30日04 版)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再次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媒体报道称,在国内已圈粉几千万的她,在YouTube上也累积了734万的粉丝。墙内开花,内外都香,她的成功值得认真审视与思考。

      深耕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嫦娥上天到蛟龙入海,又从高铁飞驰到5G网络通天下,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成果斐然,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与很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国际影响力与日剧增。我们的对外传播对这些成就多用笔墨,有利于构建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有利于在国际舆论场中创建更多的中国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而美”的事物不值得传播。

      比如李子柒制作的短视频,其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稀奇,但实际上,这些视频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等元素,融合了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传统习俗,这种精致、可亲、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文化产品,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语言”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讲好中国故事,在于是否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国内媒体如今在海外落地的不少,制作的产品很多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但有广泛影响力的还不够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出在表达方式上,宣传甚至说教的意味太浓,让人难以接近。其实,“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提法本身就已经为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告诉国际社会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从哪里来、爱好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能够做到这些,也就真正实现了有效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多一些有感而发,少一些刻意为之。这也告诉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回归初心,做最纯粹、有意义的事情。所谓“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生活中那些感人至深的人或事,也会在大洋彼岸引发共鸣。遵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无形中或许就契合了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的交汇点,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到传播的目的,这比带着很强的动机、预设宣传目标,然后再生搬硬套罗织内容形成的的产品要好得多。(白沙镇  胡劲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深耕,才能讲好中国情

    2019-12-31 16:32:38

    染衣、酿酒、织布、古法造纸、制作胭脂口红……最近,一个叫李子柒的姑娘,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引发海内外网友关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是李子柒带给我们的生动启示。(摘自:《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30日04 版)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再次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媒体报道称,在国内已圈粉几千万的她,在YouTube上也累积了734万的粉丝。墙内开花,内外都香,她的成功值得认真审视与思考。

      深耕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嫦娥上天到蛟龙入海,又从高铁飞驰到5G网络通天下,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成果斐然,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与很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国际影响力与日剧增。我们的对外传播对这些成就多用笔墨,有利于构建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有利于在国际舆论场中创建更多的中国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而美”的事物不值得传播。

      比如李子柒制作的短视频,其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稀奇,但实际上,这些视频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等元素,融合了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传统习俗,这种精致、可亲、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文化产品,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语言”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讲好中国故事,在于是否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国内媒体如今在海外落地的不少,制作的产品很多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但有广泛影响力的还不够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出在表达方式上,宣传甚至说教的意味太浓,让人难以接近。其实,“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提法本身就已经为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告诉国际社会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从哪里来、爱好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能够做到这些,也就真正实现了有效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多一些有感而发,少一些刻意为之。这也告诉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回归初心,做最纯粹、有意义的事情。所谓“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生活中那些感人至深的人或事,也会在大洋彼岸引发共鸣。遵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无形中或许就契合了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的交汇点,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到传播的目的,这比带着很强的动机、预设宣传目标,然后再生搬硬套罗织内容形成的的产品要好得多。(白沙镇  胡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