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调研须直面民生问题

    2019-08-26 17:30:25

    干部深入农村一线调研已成为新常态,多数干部进村入户,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宣传政策、扶贫攻坚、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民生诉求、化解信访矛盾等诸多工作,急群众之所急、急群众之所需,可谓是深入基层办实事、惠民生,广大群众为之点赞。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在下基层开院坝会时,“动动嘴皮表态、拍拍胸脯保证”,许诺回去立即研究解决,会刚结束就“拍拍屁股走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留给群众的是无尽的期待。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面对群众的眼睛,任何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可能蒙蔽一时,最终都难以遁形。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仅是到村上转一转,到村民家看一看,那么下村调研就会沦为一场政治秀,老百姓就会认为是“扎扎实实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开院坝会的目地并非真想解决他们的困难和诉求的,就会陷入“希望带来失望的恶性循环”。到头来,民生问题仍是“涛声依旧”,老百姓不再信任干部,受伤的最终还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

      基层会开了,听了看了记了,仅是第一步,解决民生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干部下村调研,要能面对群众的眼睛,直面群众的困难和诉求,更要敞开心扉,听一听群众怎么说,问一问群众怎么看,虚心请群众评头品足,让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要邀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能当场解决的马上解决;需要带回去,限定时日回来解决。老百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最关心的是如何解决、何时落实。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干部下村调研是顺民心之举,也是解决民生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始终自觉地以“百姓之心为心”,真诚、热心地面对群众的眼睛,积极、主动地回应群众的期盼。切莫仅是开开会,让群众的民生诉求迟迟得不到解决,更别让干部的承诺打了水漂,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在一次次的院坝会中流失。“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唯有如此,干部下村调研才能更上一层楼,民生诉求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

      作者:合江县城市管理局 李奕兰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调研须直面民生问题

    2019-08-26 17:30:25

    干部深入农村一线调研已成为新常态,多数干部进村入户,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宣传政策、扶贫攻坚、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民生诉求、化解信访矛盾等诸多工作,急群众之所急、急群众之所需,可谓是深入基层办实事、惠民生,广大群众为之点赞。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在下基层开院坝会时,“动动嘴皮表态、拍拍胸脯保证”,许诺回去立即研究解决,会刚结束就“拍拍屁股走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留给群众的是无尽的期待。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面对群众的眼睛,任何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可能蒙蔽一时,最终都难以遁形。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仅是到村上转一转,到村民家看一看,那么下村调研就会沦为一场政治秀,老百姓就会认为是“扎扎实实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开院坝会的目地并非真想解决他们的困难和诉求的,就会陷入“希望带来失望的恶性循环”。到头来,民生问题仍是“涛声依旧”,老百姓不再信任干部,受伤的最终还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

      基层会开了,听了看了记了,仅是第一步,解决民生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干部下村调研,要能面对群众的眼睛,直面群众的困难和诉求,更要敞开心扉,听一听群众怎么说,问一问群众怎么看,虚心请群众评头品足,让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要邀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能当场解决的马上解决;需要带回去,限定时日回来解决。老百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最关心的是如何解决、何时落实。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干部下村调研是顺民心之举,也是解决民生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始终自觉地以“百姓之心为心”,真诚、热心地面对群众的眼睛,积极、主动地回应群众的期盼。切莫仅是开开会,让群众的民生诉求迟迟得不到解决,更别让干部的承诺打了水漂,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在一次次的院坝会中流失。“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唯有如此,干部下村调研才能更上一层楼,民生诉求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

      作者:合江县城市管理局 李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