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三大”方法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

    2019-08-28 16:32:31

    7月10日,一场不寻常的党员大会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召开。会上,在该镇纪委书记通报处级干部邱某的违纪问题和处分决定、邱某作诚恳检查后,区纪委副书记又结合案件特殊性进行深入剖析、重申纪律要求,并最终以镇党委书记的一堂警示教育党课收尾。环环相扣、饱满充实的一场通报会,不仅对受处分干部本人是巨大警醒,也着实让参会的其他党员干部出了一身汗。(2019年8月20日 人民网)

      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引下,我国社会的法治氛围正在形成。而影响我国法治环境的众多要素中,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地方出现党员干部带头腐败、漠视法律法规等行为,归根结底,就是没有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缺乏法律素养,没有以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作为。党员干部要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应切实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学习法治理念、增强对法治精神的认知。党员干部需从内心深处提升对法治的认识,应当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深入学习与理解公平、正义等深藏于宪法和法律背后的精神实质,正确理解法律的诸多价值,杜绝出现表面合法、实际违反法律精神的行为;二是带头遵守法律规范、践行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法律规范,是其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严格将自己的权力限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坚决杜绝存在任何超出法律的权力。同时,党员干部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践行民主决策,在决策作出之前应对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和评估,做到于法有据;三是提升遵守法律精神和原则的宏观视界。党员干部应正确处理行使公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依法办事确是分内之事,但不意味着只能机械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在处理涉及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时要心存警示,兼顾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党员干部要恪守诚信原则,维护政府诚信,不随意更改政策,让政策具有可操作性,保护人民群众的信赖利益。

      总之,在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养、牢固其法律思维,党员干部才能凸显起在未来法治图景中的重要意义,才能肩负起推进依法治国方面的重要责任,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大的力量。(白沙镇 魏晓英)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三大”方法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

    2019-08-28 16:32:31

    7月10日,一场不寻常的党员大会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召开。会上,在该镇纪委书记通报处级干部邱某的违纪问题和处分决定、邱某作诚恳检查后,区纪委副书记又结合案件特殊性进行深入剖析、重申纪律要求,并最终以镇党委书记的一堂警示教育党课收尾。环环相扣、饱满充实的一场通报会,不仅对受处分干部本人是巨大警醒,也着实让参会的其他党员干部出了一身汗。(2019年8月20日 人民网)

      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引下,我国社会的法治氛围正在形成。而影响我国法治环境的众多要素中,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地方出现党员干部带头腐败、漠视法律法规等行为,归根结底,就是没有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缺乏法律素养,没有以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作为。党员干部要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应切实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学习法治理念、增强对法治精神的认知。党员干部需从内心深处提升对法治的认识,应当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深入学习与理解公平、正义等深藏于宪法和法律背后的精神实质,正确理解法律的诸多价值,杜绝出现表面合法、实际违反法律精神的行为;二是带头遵守法律规范、践行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法律规范,是其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严格将自己的权力限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坚决杜绝存在任何超出法律的权力。同时,党员干部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践行民主决策,在决策作出之前应对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和评估,做到于法有据;三是提升遵守法律精神和原则的宏观视界。党员干部应正确处理行使公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依法办事确是分内之事,但不意味着只能机械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在处理涉及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时要心存警示,兼顾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党员干部要恪守诚信原则,维护政府诚信,不随意更改政策,让政策具有可操作性,保护人民群众的信赖利益。

      总之,在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养、牢固其法律思维,党员干部才能凸显起在未来法治图景中的重要意义,才能肩负起推进依法治国方面的重要责任,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大的力量。(白沙镇 魏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