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有一种不容易,叫扶贫干部

    2019-07-26 16:18:01

      宽敞明亮的厂房里,河北省曲阳县温家庄村的上百名妇女坐在工位上,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沽源县兴顺店村的农业产业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个坐落在太行山深处,一个地处坝上草原,相隔500多公里的两个村子,同样的忙碌和红火。(7月21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5月23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到2018年底,全国已经有662名基层扶贫干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脱贫攻坚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扶贫干部。有人感叹贫困人民群众生活得不容易,却忽视了另一种不容易,叫扶贫干部,他们视群众为亲人,走进偏远的田间地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河北省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干部崔景忠让曲阳县温家庄、沽源县兴顺店改头换面,用真心、真情、真劲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挖穷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做到精准扶贫,崔景忠到曲阳县温家庄村后,跨过语言不通、村民不信任两座“大山”,在田间地头,村民院落,彻查穷根,为对症下药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通过细致扎实的工作,终于找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用真情感染箱包厂老板在山沟里建厂,挨家逐户做工作,带动村民自己动手……终于带领全村走在了脱贫的路上。

      对症下药换新貌。完成温家庄村扶贫任务的崔景忠又受命派往兴顺店。全村住的是危房,常住人口大都是老年人,交通不便,生病不能及时医,上学也成问题……崔景忠没有被眼前的贫困村吓倒,他带领工作组和村班子对症下药,终于为兴顺店勾画出一张“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政策兜底”的蓝图,使兴顺店改头换面,村民住上新居,家家户户安居乐业。

      和风细雨润心田。崔景忠不只在于扶贫,更在于扶志,他带动村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主动走上产业扶贫的阳光大道。他待村民如亲人,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情奉献,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乡亲们遇到事情,头一个就找“崔书记”。

      没有去过贫困地区,也许想象不到那些险峻的山路,那种与世隔绝的恶劣状态,那种墙体开裂用木头撑住的土坯房……扶贫干部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势在必行,我们不能忘记像崔景忠一样的扶贫干部,他们艰苦奋战,顺应人民的期盼,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也特别的不容易。

      (佛荫镇 周志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有一种不容易,叫扶贫干部

    2019-07-26 16:18:01

      宽敞明亮的厂房里,河北省曲阳县温家庄村的上百名妇女坐在工位上,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沽源县兴顺店村的农业产业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个坐落在太行山深处,一个地处坝上草原,相隔500多公里的两个村子,同样的忙碌和红火。(7月21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5月23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到2018年底,全国已经有662名基层扶贫干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脱贫攻坚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扶贫干部。有人感叹贫困人民群众生活得不容易,却忽视了另一种不容易,叫扶贫干部,他们视群众为亲人,走进偏远的田间地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河北省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干部崔景忠让曲阳县温家庄、沽源县兴顺店改头换面,用真心、真情、真劲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挖穷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做到精准扶贫,崔景忠到曲阳县温家庄村后,跨过语言不通、村民不信任两座“大山”,在田间地头,村民院落,彻查穷根,为对症下药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通过细致扎实的工作,终于找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用真情感染箱包厂老板在山沟里建厂,挨家逐户做工作,带动村民自己动手……终于带领全村走在了脱贫的路上。

      对症下药换新貌。完成温家庄村扶贫任务的崔景忠又受命派往兴顺店。全村住的是危房,常住人口大都是老年人,交通不便,生病不能及时医,上学也成问题……崔景忠没有被眼前的贫困村吓倒,他带领工作组和村班子对症下药,终于为兴顺店勾画出一张“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政策兜底”的蓝图,使兴顺店改头换面,村民住上新居,家家户户安居乐业。

      和风细雨润心田。崔景忠不只在于扶贫,更在于扶志,他带动村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主动走上产业扶贫的阳光大道。他待村民如亲人,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情奉献,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乡亲们遇到事情,头一个就找“崔书记”。

      没有去过贫困地区,也许想象不到那些险峻的山路,那种与世隔绝的恶劣状态,那种墙体开裂用木头撑住的土坯房……扶贫干部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势在必行,我们不能忘记像崔景忠一样的扶贫干部,他们艰苦奋战,顺应人民的期盼,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也特别的不容易。

      (佛荫镇 周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