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信访干部“田间劳作”,老百姓心气畅快

    2019-07-24 16:48:02

      群众不出村,怎样实现诉求有人管、难题有人解?湖南常德市澧县要求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到所辖的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开展“定期蹲点接访”,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受到欢迎,群众的埋怨少了,心气顺了。(《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8日 11 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在田间劳作的百姓们一天的真实生活,虽然他们长期自力更生,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但他们心头都挂着一把“度量尺”,度量出心中的诉求,也度量出来自各方面的难题和困惑,可他们往往苦于无处诉说,无人管无人解惑,久聚成疾,难免心生怨气,不满干部的工作,甚至排斥干部开展工作,为此,信访干部不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劳作”,将信访室搬到群众的家门口,定会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做出百姓满意的工作,疗养好群众心中的郁结,使他们心情舒畅,气意畅快。

      信访干部定期在“田间地头”蹲点接信访,让百姓有诉求之地。信访工作是反映群众对干部工作满意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干部可以看到群众对自己工作的肯定程度,也能看出自己工作上还需改进的地方。信访干部除了积极正确处置群众主动送上的“疑难杂症”,定期进入农村基层,蹲点接访,这不仅是一个自我工作表现的机会,也是个倾听百姓诉求的平台,为百姓诉求提供地方,在这里能听百姓诉说自己心中的想法,便于干部为老百姓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或见解,为他们的难题提供援助,让老百姓有诉说心中苦楚的地方。

      信访干部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让百姓有诉苦之人。信访干部也是百姓的父母官,作为百姓的再生父母,倾听,听懂,听明白百姓的诉求、疑难、困惑,是信访干部的必备工作技能,信访干部发挥各自的工作能力,面对面与老百姓交谈,掌握疑难问题的最真实信息,收集问题的完整资料,做百姓忠实的“知心人”,让自己成为值得百姓诉苦、值得百姓信任的人。

      信访干部分包处置化解群众疑难,让百姓有解惑之道。百姓对信访干部工作的肯定与否,来自于信访干部是否真正地将问题准确及时快速解决,这也是信访工作干部需要完成的最终工作目标;因此,针对百姓的复杂疑难问题,信访干部必须采取分包处置,再次走访,比对实际情况,把问题准确地化解,力求实现“件件诉求有着落,事事都有结果”,力争给予老百姓最好的解决方案和最满意的答复,让百姓通过这条正规渠道敢说、敢反映、敢告状,找到问题的症结,找出心中的怨气来源,真正将所遇到的问题、难题解惑释疑。

      《农家四季歌》这首民间歌谣里写道:“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这正是当代信访干部将信访工作室建在老百姓家门口工作时的真实写照,信访干部定期在“田间”勤劳耕作,为老百姓搭建起诉求平台,成为老百姓值得诉苦之人,采取分包处置化解方法,为老百姓疏通信访渠道;信访干部纵是这般披星戴月地开展信访工作,也不会有一句怨言,因为信访干部用自己的辛苦付出,赢得老百姓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与称赞,换来了老百姓心气的畅快。

      (凤鸣镇 张华芳)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信访干部“田间劳作”,老百姓心气畅快

    2019-07-24 16:48:02

      群众不出村,怎样实现诉求有人管、难题有人解?湖南常德市澧县要求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到所辖的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开展“定期蹲点接访”,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受到欢迎,群众的埋怨少了,心气顺了。(《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8日 11 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在田间劳作的百姓们一天的真实生活,虽然他们长期自力更生,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但他们心头都挂着一把“度量尺”,度量出心中的诉求,也度量出来自各方面的难题和困惑,可他们往往苦于无处诉说,无人管无人解惑,久聚成疾,难免心生怨气,不满干部的工作,甚至排斥干部开展工作,为此,信访干部不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劳作”,将信访室搬到群众的家门口,定会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做出百姓满意的工作,疗养好群众心中的郁结,使他们心情舒畅,气意畅快。

      信访干部定期在“田间地头”蹲点接信访,让百姓有诉求之地。信访工作是反映群众对干部工作满意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干部可以看到群众对自己工作的肯定程度,也能看出自己工作上还需改进的地方。信访干部除了积极正确处置群众主动送上的“疑难杂症”,定期进入农村基层,蹲点接访,这不仅是一个自我工作表现的机会,也是个倾听百姓诉求的平台,为百姓诉求提供地方,在这里能听百姓诉说自己心中的想法,便于干部为老百姓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或见解,为他们的难题提供援助,让老百姓有诉说心中苦楚的地方。

      信访干部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让百姓有诉苦之人。信访干部也是百姓的父母官,作为百姓的再生父母,倾听,听懂,听明白百姓的诉求、疑难、困惑,是信访干部的必备工作技能,信访干部发挥各自的工作能力,面对面与老百姓交谈,掌握疑难问题的最真实信息,收集问题的完整资料,做百姓忠实的“知心人”,让自己成为值得百姓诉苦、值得百姓信任的人。

      信访干部分包处置化解群众疑难,让百姓有解惑之道。百姓对信访干部工作的肯定与否,来自于信访干部是否真正地将问题准确及时快速解决,这也是信访工作干部需要完成的最终工作目标;因此,针对百姓的复杂疑难问题,信访干部必须采取分包处置,再次走访,比对实际情况,把问题准确地化解,力求实现“件件诉求有着落,事事都有结果”,力争给予老百姓最好的解决方案和最满意的答复,让百姓通过这条正规渠道敢说、敢反映、敢告状,找到问题的症结,找出心中的怨气来源,真正将所遇到的问题、难题解惑释疑。

      《农家四季歌》这首民间歌谣里写道:“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这正是当代信访干部将信访工作室建在老百姓家门口工作时的真实写照,信访干部定期在“田间”勤劳耕作,为老百姓搭建起诉求平台,成为老百姓值得诉苦之人,采取分包处置化解方法,为老百姓疏通信访渠道;信访干部纵是这般披星戴月地开展信访工作,也不会有一句怨言,因为信访干部用自己的辛苦付出,赢得老百姓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与称赞,换来了老百姓心气的畅快。

      (凤鸣镇 张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