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坚守初心,扎根基层担使命

    2019-07-22 13:24:22

      初心,就是本真、本源、本念。党的初心,与党的性质和使命相通相承,源自于马克思主义这个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根植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个我们党的信仰之基。(7冃1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年轻干部是国家栋梁、民族希望,要成为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要的可靠接班人,必须一心为民守初心,扎根基层担使命,锻炼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能政善政”的能力。

      坚守初心,强化信念扎基层。初心是一剂“强心剂”,不仅让基层干部的心灵“去芜存菁”,还能武装思想强化信念。毫不动摇坚守初心,这是共产党员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当下,新农村发展前景可期,基层干部都是参与者、建设者,我们要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守好初心、用好初心。因此,基层干部要坚守初心,不怕基层工作的“面面俱到”,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深入基层,不仅要打赢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翻身战”,也要打好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

      承担使命,扎实履职尽职责。眼下,不少基层干部仍存在“虚无缥缈”的工作作风,不关心群众疾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敢承担责任,这都是丢了使命、忘了初心的体现,更是责任意识缺失的体现,与人们公仆的称号背道而驰。殊不知,基层干部是直面群众的“第一战线”,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在走访入户、脱贫攻坚上带着真情感去工作,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去回应群众期盼、解决群众问题、激发群众动力。任其职,就应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党员干部应该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刻提醒督促自己,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摒弃求稳怕乱观念,积极探索,不断进取。

      主动学习,提高能力解问题。农村社会充满着复杂性,进入基层工作会发现有时书本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农村工作中去,而且过去的一些旧方法、土办法也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基层工作,这就迫切的要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既要学习业务知识,也要读懂弄通悟透政策方针,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以学促做、以做践学的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化解本领恐慌的风险,纾解农村工作的难题。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促落实。基层工作“众口难调”,大到建桥修渠的民生工程,小到农户家居环境的整治,要获取村民认同、支持、信任绝非易事。近年来,中央出台诸多惠农利民的政策旨在增强百姓的幸福感,但却因为传达不及时、有偏差等因素无法在基层落到实处,让好政策沦为“画饼”。故而,抓落实要求基层干部脚踏实地去落实,要学会说“土味话”,在下村入户时不能搞“教授式”的交流,而是要把村民能不能听懂、能不能理解、能不能贯彻作为衡量上级政策落实与否的“标尺”。同时,基层任务不能只是以迎检迎评、材料报表论英雄,也不能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而是应该更注重工作实绩,这不是“唯结果论”,而是用群众的口碑、百姓的笑脸、村民的幸福作为检验工作落实的根本依据。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恪守自己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初心,执着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担当、创新、进取,把自身奋斗同党的事业融为一体,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河乡 伏特)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坚守初心,扎根基层担使命

    2019-07-22 13:24:22

      初心,就是本真、本源、本念。党的初心,与党的性质和使命相通相承,源自于马克思主义这个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根植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个我们党的信仰之基。(7冃1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年轻干部是国家栋梁、民族希望,要成为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要的可靠接班人,必须一心为民守初心,扎根基层担使命,锻炼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能政善政”的能力。

      坚守初心,强化信念扎基层。初心是一剂“强心剂”,不仅让基层干部的心灵“去芜存菁”,还能武装思想强化信念。毫不动摇坚守初心,这是共产党员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当下,新农村发展前景可期,基层干部都是参与者、建设者,我们要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守好初心、用好初心。因此,基层干部要坚守初心,不怕基层工作的“面面俱到”,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深入基层,不仅要打赢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翻身战”,也要打好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

      承担使命,扎实履职尽职责。眼下,不少基层干部仍存在“虚无缥缈”的工作作风,不关心群众疾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敢承担责任,这都是丢了使命、忘了初心的体现,更是责任意识缺失的体现,与人们公仆的称号背道而驰。殊不知,基层干部是直面群众的“第一战线”,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在走访入户、脱贫攻坚上带着真情感去工作,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去回应群众期盼、解决群众问题、激发群众动力。任其职,就应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党员干部应该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刻提醒督促自己,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摒弃求稳怕乱观念,积极探索,不断进取。

      主动学习,提高能力解问题。农村社会充满着复杂性,进入基层工作会发现有时书本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农村工作中去,而且过去的一些旧方法、土办法也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基层工作,这就迫切的要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既要学习业务知识,也要读懂弄通悟透政策方针,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以学促做、以做践学的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化解本领恐慌的风险,纾解农村工作的难题。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促落实。基层工作“众口难调”,大到建桥修渠的民生工程,小到农户家居环境的整治,要获取村民认同、支持、信任绝非易事。近年来,中央出台诸多惠农利民的政策旨在增强百姓的幸福感,但却因为传达不及时、有偏差等因素无法在基层落到实处,让好政策沦为“画饼”。故而,抓落实要求基层干部脚踏实地去落实,要学会说“土味话”,在下村入户时不能搞“教授式”的交流,而是要把村民能不能听懂、能不能理解、能不能贯彻作为衡量上级政策落实与否的“标尺”。同时,基层任务不能只是以迎检迎评、材料报表论英雄,也不能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而是应该更注重工作实绩,这不是“唯结果论”,而是用群众的口碑、百姓的笑脸、村民的幸福作为检验工作落实的根本依据。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恪守自己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初心,执着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担当、创新、进取,把自身奋斗同党的事业融为一体,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河乡 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