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指尖办公”进入规范提升阶段

    2018-08-22 15:32:45

    “因为没看到微信上的开会通知,今天开会缺席,被点名批评”朋友无奈的说到,“什么时候下达通知全靠微信了呢!”(8月20日 人民网理论频道 )
    人民网《“指尖办公”要不得》中,作者观点鲜明地历数了“指尖办公”中的信息绑架、信息传送混乱、“懒政”“怠政”、以虚避实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确需整治。但不可因此否定“指尖办公”这一新的工作开展和交流形式。
    在微信聊天软件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微信早已悄无声息的演变成了办公软件,发送通知、布置任务、上报工作可以动动手指,随时进行。这就相当于给每个人创造了一个移动办公的条件。这样的“指尖办公”应该说不是坏事,是好事。当前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许多工作在微信工作群或QQ工作群内交流办理已是不争的事实。
    专门开发研制的专业办公平台也纷纷涌现。如阿里巴巴的免费智能移动办公平台“钉钉”、 深圳银澎云计算有限公司好视通智慧办公 (又叫云办公)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发推出的智慧办公等。另外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设计的还有如好视通智慧党建云平台、“智慧国税”移动办公平台等量身定制之作。
    这些新型的针对办公业务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多支持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的安全远程接入,将工作考勤、会议管理、政务公开、政务审批等行政管理事务纳入其中,同时增强了办公环境的安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提高了资源的协作共享,全面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应该说是开启了智慧生活之旅,代表了今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其优越性毋庸置疑。
    笔者认为,当下要面对的问题,不是指尖办公要得要不得的问题,而是“指尖办公”已发展至规范提升阶段,应引起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研究,形成较为规范、统一和科学的管理应用制度;达成一种有所调配、落实的,和谐、畅通、高效的局面;消除现有的各自为政,应接不暇,有空子可钻,较为混乱的种种弊病,使之更有序地,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比如微信群中的工作通知,谁有权发布,谁负责发布,由哪一个工作群窗口统一发布,应科学设置哪些方面工作群,谁检测反馈应答,谁跟进任务进度,谁负责上报信息,谁负责收集资料等等,都应明确化和相对固定化,形成制度化。要不然,谁都可以在群内吼一声;方方面面工作都建群,每个群都要嘈杂一通,通知、安排、布置。下面干工作的人如撒网捕鱼一样,如果处处河流、小溪,每个池塘、河口都要去布网,难免就会造成漏网,难免可能是打地鼠一样疲于奔命而收效甚差,甚至出现诸多问题。
    总之,“指尖办公” 已进入规范、提升阶段。当务之急是纳入规范和管理,使之相对统一、明确和优化。有条件换档升级的,自然更可能创造高效。
    当然,“指尖办公”只是一种现代化的办公便利模式,只起辅助作用,不可盲目替代实地工作。正如人民网理论频道有文所言,《“指尖办公”不能代替“现场跑腿”》。其他该跑的腿,该蹲的点,该干的事,一样也不可落。凡工作者,无论领导干部,还是具体经办同志,自当明了。
    (彩云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指尖办公”进入规范提升阶段

    2018-08-22 15:32:45

    “因为没看到微信上的开会通知,今天开会缺席,被点名批评”朋友无奈的说到,“什么时候下达通知全靠微信了呢!”(8月20日 人民网理论频道 )
    人民网《“指尖办公”要不得》中,作者观点鲜明地历数了“指尖办公”中的信息绑架、信息传送混乱、“懒政”“怠政”、以虚避实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确需整治。但不可因此否定“指尖办公”这一新的工作开展和交流形式。
    在微信聊天软件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微信早已悄无声息的演变成了办公软件,发送通知、布置任务、上报工作可以动动手指,随时进行。这就相当于给每个人创造了一个移动办公的条件。这样的“指尖办公”应该说不是坏事,是好事。当前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许多工作在微信工作群或QQ工作群内交流办理已是不争的事实。
    专门开发研制的专业办公平台也纷纷涌现。如阿里巴巴的免费智能移动办公平台“钉钉”、 深圳银澎云计算有限公司好视通智慧办公 (又叫云办公)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发推出的智慧办公等。另外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设计的还有如好视通智慧党建云平台、“智慧国税”移动办公平台等量身定制之作。
    这些新型的针对办公业务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多支持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的安全远程接入,将工作考勤、会议管理、政务公开、政务审批等行政管理事务纳入其中,同时增强了办公环境的安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提高了资源的协作共享,全面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应该说是开启了智慧生活之旅,代表了今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其优越性毋庸置疑。
    笔者认为,当下要面对的问题,不是指尖办公要得要不得的问题,而是“指尖办公”已发展至规范提升阶段,应引起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研究,形成较为规范、统一和科学的管理应用制度;达成一种有所调配、落实的,和谐、畅通、高效的局面;消除现有的各自为政,应接不暇,有空子可钻,较为混乱的种种弊病,使之更有序地,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比如微信群中的工作通知,谁有权发布,谁负责发布,由哪一个工作群窗口统一发布,应科学设置哪些方面工作群,谁检测反馈应答,谁跟进任务进度,谁负责上报信息,谁负责收集资料等等,都应明确化和相对固定化,形成制度化。要不然,谁都可以在群内吼一声;方方面面工作都建群,每个群都要嘈杂一通,通知、安排、布置。下面干工作的人如撒网捕鱼一样,如果处处河流、小溪,每个池塘、河口都要去布网,难免就会造成漏网,难免可能是打地鼠一样疲于奔命而收效甚差,甚至出现诸多问题。
    总之,“指尖办公” 已进入规范、提升阶段。当务之急是纳入规范和管理,使之相对统一、明确和优化。有条件换档升级的,自然更可能创造高效。
    当然,“指尖办公”只是一种现代化的办公便利模式,只起辅助作用,不可盲目替代实地工作。正如人民网理论频道有文所言,《“指尖办公”不能代替“现场跑腿”》。其他该跑的腿,该蹲的点,该干的事,一样也不可落。凡工作者,无论领导干部,还是具体经办同志,自当明了。
    (彩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