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7 09:52:22
村干部培训是一项非常好的干部“充电”学习方式,不但能够提升能力素养,还能够提升思想境界,更能够拓宽视野,对干部来说也是一种关爱。然而,有些地方培训基层干部,授课教师名单上不是知名专家教授,就是上级领导干部,一次培训下来,不少学员除了学到几个“新名词”之外,对如何解决基层问题还是一头雾水。其实对他们而言,如何学到农村政策法规知识和与群众正常沟通技巧等才是当务之急,那些太“高大上”的培训不宜太多。
“泥土味”让培训更加接地气。村干部每天与群众打交道,接触的都是“三农”知识,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多选择在农村用得上的产业发展知识、种养殖业、常规管理技术,教给他们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大多数村干部的文化知识有限,对太抽象、专业的理论,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在培训过程中,要多讲接地气的“土话”,确保沟通顺畅、理解无误。相对于一些有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其实有丰富实践经验,已经取得了发展成效的“土专家”,更受村干部认可和喜欢。培训要坚持少说教,多实地参观,到田间地头去学,真正能收获学以致用的东西。
“开小灶”让培训更富针对性。大多地方培训都是一刀切、一锅煮,没有针对性,不管村干部的职位、年龄、文化、工作经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一把手”支书需要什么?80后新一代村干部最缺什么?50岁以上经验丰富老干部需要什么?培训前,应对村干部进行全面摸底,按职位、年龄、文化、经历、需求等分门别类建台账,再根据掌握情况和本地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分批次的进行培训。让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干部和村后备干部,甚至是社长、队长,学到最需要的知识,得到得扎扎实实的提升,让村级班子这盘棋下得更活更好。
村干部培训不能丢了初衷,更不能忽视培训的受众,要有耐心、细心,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想他们的需求,多些“接地气”的实用干货,少些“赶潮流”的“漂亮文章”。
(文/尧坝镇 葛金彪)
2019-05-27 09:52:22
村干部培训是一项非常好的干部“充电”学习方式,不但能够提升能力素养,还能够提升思想境界,更能够拓宽视野,对干部来说也是一种关爱。然而,有些地方培训基层干部,授课教师名单上不是知名专家教授,就是上级领导干部,一次培训下来,不少学员除了学到几个“新名词”之外,对如何解决基层问题还是一头雾水。其实对他们而言,如何学到农村政策法规知识和与群众正常沟通技巧等才是当务之急,那些太“高大上”的培训不宜太多。
“泥土味”让培训更加接地气。村干部每天与群众打交道,接触的都是“三农”知识,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多选择在农村用得上的产业发展知识、种养殖业、常规管理技术,教给他们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大多数村干部的文化知识有限,对太抽象、专业的理论,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在培训过程中,要多讲接地气的“土话”,确保沟通顺畅、理解无误。相对于一些有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其实有丰富实践经验,已经取得了发展成效的“土专家”,更受村干部认可和喜欢。培训要坚持少说教,多实地参观,到田间地头去学,真正能收获学以致用的东西。
“开小灶”让培训更富针对性。大多地方培训都是一刀切、一锅煮,没有针对性,不管村干部的职位、年龄、文化、工作经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一把手”支书需要什么?80后新一代村干部最缺什么?50岁以上经验丰富老干部需要什么?培训前,应对村干部进行全面摸底,按职位、年龄、文化、经历、需求等分门别类建台账,再根据掌握情况和本地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分批次的进行培训。让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干部和村后备干部,甚至是社长、队长,学到最需要的知识,得到得扎扎实实的提升,让村级班子这盘棋下得更活更好。
村干部培训不能丢了初衷,更不能忽视培训的受众,要有耐心、细心,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想他们的需求,多些“接地气”的实用干货,少些“赶潮流”的“漂亮文章”。
(文/尧坝镇 葛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