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惩治“蝇贪”,守护贫困群众“奶酪”
2018-08-22 10:52:13
“兰陵县扶贫办原党组书记、主任陈光在监督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侵吞公款,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8月16日,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了数起涉及骗补、套取扶贫资金、克扣低保等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类似的“蝇贪”问题,仅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曝光了500多起。(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8月19日)
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蚁穴虽小,也能溃之千里的道理人人皆知。自国家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各个地区,从中央到基层,企图掠走贫困百姓“奶酪”的“蛀虫”数不胜数,贪占挪用扶贫资金、违规安排扶贫项目、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违规截留、收费、冒领多领等扶贫腐败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占了群众利益。这500多起的数字就是一个小小缩影,仍还有无数的“苍蝇蚊虫”逍遥法外,视纪律为粪土,置法律如废物。这告诫我们:惩治“蝇贪”,守护贫困群众“奶酪”,必须下硬狠功夫,要坚决向微腐败亮剑。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干部出现贪污腐败行为,归根结底起初在于一个“敢”字。而要灭掉苍蝇蚊虫,就必须把他们身上那股胆大包天、肆无忌惮的劲儿给压下去。一是要加强巡察,形成震慑,随时明察暗访,营造干部不敢腐的氛围。二是有案必查,严厉问责,努力提高腐败案件查处率,并定期通报,对踏入禁区红线的干部严惩不贷,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有“权”才能腐,“能”腐的原因在于手握权力。扎牢不能腐的笼子,一是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筑牢干部权力边界“篱笆”,从根本上完善监督制度。二是加强异体监督,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的监督作用。在政府本身有的监督体制下结合外界监督手段,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形式,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不想腐”是反腐败的终极目标。重塑风清气正的良好扶贫环境,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责任感,让“苍蝇”不想动。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专题学习政治思想,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抵腐定力。二是加强涵养,做风清气正的好干部。党员干部要时刻砥砺,补充自身精神之钙。向优秀的党员干部学习,让自己的身体、灵魂永远保持在廉洁奉公、服务人民的道路上。
(合江县交通运输局 潘琴)
坚决惩治“蝇贪”,守护贫困群众“奶酪”
2018-08-22 10:52:13
“兰陵县扶贫办原党组书记、主任陈光在监督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侵吞公款,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8月16日,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了数起涉及骗补、套取扶贫资金、克扣低保等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类似的“蝇贪”问题,仅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曝光了500多起。(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8月19日)
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蚁穴虽小,也能溃之千里的道理人人皆知。自国家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各个地区,从中央到基层,企图掠走贫困百姓“奶酪”的“蛀虫”数不胜数,贪占挪用扶贫资金、违规安排扶贫项目、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违规截留、收费、冒领多领等扶贫腐败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占了群众利益。这500多起的数字就是一个小小缩影,仍还有无数的“苍蝇蚊虫”逍遥法外,视纪律为粪土,置法律如废物。这告诫我们:惩治“蝇贪”,守护贫困群众“奶酪”,必须下硬狠功夫,要坚决向微腐败亮剑。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干部出现贪污腐败行为,归根结底起初在于一个“敢”字。而要灭掉苍蝇蚊虫,就必须把他们身上那股胆大包天、肆无忌惮的劲儿给压下去。一是要加强巡察,形成震慑,随时明察暗访,营造干部不敢腐的氛围。二是有案必查,严厉问责,努力提高腐败案件查处率,并定期通报,对踏入禁区红线的干部严惩不贷,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有“权”才能腐,“能”腐的原因在于手握权力。扎牢不能腐的笼子,一是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筑牢干部权力边界“篱笆”,从根本上完善监督制度。二是加强异体监督,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的监督作用。在政府本身有的监督体制下结合外界监督手段,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形式,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不想腐”是反腐败的终极目标。重塑风清气正的良好扶贫环境,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责任感,让“苍蝇”不想动。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专题学习政治思想,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抵腐定力。二是加强涵养,做风清气正的好干部。党员干部要时刻砥砺,补充自身精神之钙。向优秀的党员干部学习,让自己的身体、灵魂永远保持在廉洁奉公、服务人民的道路上。
(合江县交通运输局 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