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十指连心”方法好大家不妨试一试

    2019-12-31 17:21:23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庆荣昌区开展“十指连心”工程,敲开百姓家门,叩开群众心门,解决群众烦心事。同时,荣昌区创新工作方法,把“为民服务解难题”制度化,明确干部遍访群众的范围、方式,效率提高,效果更好,“十指连心”换来群众舒心。(摘自:2019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干群关系融洽,才能更好推动工作。荣昌区开展“十指连心”工程,把“为民服务解难题”制度化,明确干部遍访群众的范围、方式,效率提高,效果更好,“十指连心”换来群众舒心。为了十指连心,让干群关系更融洽,他们在“细”、“实”、“暖”字上下功夫。

      所谓“细”,就是要走进群众家里,了解群众最真实的需求。制定出干部走访清单,不同的干部走访不同的群体,让各自有明确的责任。要求区领导重点走访特殊困难群体,要“多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线、精准脱贫一线、污染防治一线、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一线开展走访”;区级部门机关党员干部要利用好每年10月份的“集中走访月”,重点向群众宣讲政策、征求意见、解决问题、搞好服务;镇街每名机关党员干部每季度要组织召开或参加1次群众院坝会,重点抓好政策落实、意见收集、矛盾化解、指导发展等。工作做细了,群众知晓了,形成上下一条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其次是实。所谓“实”,就是大小事情给到底。清江镇在走访村民后,把问题一个个收集整理成册,按照轻重缓急依次解决。首先解决修路、饮水问题,然后解决路灯……等问题,傍晚6点半,吃过晚饭的清江镇河中村村民已经在路灯下跳起了“坝坝舞”。“以前我们想跳舞健身没地方,提意见后,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一名村民告诉记者。镇里不仅解决了场地和灯光音响,还帮着组建舞蹈队,大家高兴得很。走访全覆盖,零距离服务,工作做实了,群众的“抱怨”少了,和谐的氛围出来了。

      最后是“暖”。所谓“暖”,就是用“面对面”换来“心贴心”。“敲开老百姓的家门,不仅要送去温暖,还要善于凝聚温暖。”安富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龙英说,她在走访中了解到,三崇堂大院有崇文、崇礼、崇信的良好传统,于是思考如何让其发扬传承。经过数次院坝会商量,今年6月,“三崇堂”院史馆建成开馆。“大院里54户人家比以前更融洽了,遇事好商量,办事心更齐,发展也更有后劲了。”村民李传莉感觉生活比以前更温暖了。

      联系服务群众,基层干部是主力军,在压担子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激发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荣昌区为此对村(社区)专职干部、本土人才每天实行“三三制”工作法,即1/3的干部在便民服务中心坐班为群众办事,1/3的干部轮流走村入户遍访群众,1/3的干部干好其他工作。这样分工安排,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面对面”换来了“心贴心”,“十指连心”换来了群众舒心。今年以来,荣昌全区党员干部通过“看、问、听、讲、办”全覆盖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30余万份,发放党员干部联系卡13万张,共查找问题2.4万个,目前整改率已超过90%。同时,荣昌全区党员开展志愿服务1.2万次,完成群众“微心愿”1.8万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2万件。

      重庆荣昌区开展“十指连心”工作法,在细、实、暖字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赫的效果,让干群关系更融洽,邻里关系更和谐,是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一个新举措,大家不妨去试一试。

      作者:合江县石龙镇 施畅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十指连心”方法好大家不妨试一试

    2019-12-31 17:21:23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庆荣昌区开展“十指连心”工程,敲开百姓家门,叩开群众心门,解决群众烦心事。同时,荣昌区创新工作方法,把“为民服务解难题”制度化,明确干部遍访群众的范围、方式,效率提高,效果更好,“十指连心”换来群众舒心。(摘自:2019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干群关系融洽,才能更好推动工作。荣昌区开展“十指连心”工程,把“为民服务解难题”制度化,明确干部遍访群众的范围、方式,效率提高,效果更好,“十指连心”换来群众舒心。为了十指连心,让干群关系更融洽,他们在“细”、“实”、“暖”字上下功夫。

      所谓“细”,就是要走进群众家里,了解群众最真实的需求。制定出干部走访清单,不同的干部走访不同的群体,让各自有明确的责任。要求区领导重点走访特殊困难群体,要“多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线、精准脱贫一线、污染防治一线、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一线开展走访”;区级部门机关党员干部要利用好每年10月份的“集中走访月”,重点向群众宣讲政策、征求意见、解决问题、搞好服务;镇街每名机关党员干部每季度要组织召开或参加1次群众院坝会,重点抓好政策落实、意见收集、矛盾化解、指导发展等。工作做细了,群众知晓了,形成上下一条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其次是实。所谓“实”,就是大小事情给到底。清江镇在走访村民后,把问题一个个收集整理成册,按照轻重缓急依次解决。首先解决修路、饮水问题,然后解决路灯……等问题,傍晚6点半,吃过晚饭的清江镇河中村村民已经在路灯下跳起了“坝坝舞”。“以前我们想跳舞健身没地方,提意见后,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一名村民告诉记者。镇里不仅解决了场地和灯光音响,还帮着组建舞蹈队,大家高兴得很。走访全覆盖,零距离服务,工作做实了,群众的“抱怨”少了,和谐的氛围出来了。

      最后是“暖”。所谓“暖”,就是用“面对面”换来“心贴心”。“敲开老百姓的家门,不仅要送去温暖,还要善于凝聚温暖。”安富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龙英说,她在走访中了解到,三崇堂大院有崇文、崇礼、崇信的良好传统,于是思考如何让其发扬传承。经过数次院坝会商量,今年6月,“三崇堂”院史馆建成开馆。“大院里54户人家比以前更融洽了,遇事好商量,办事心更齐,发展也更有后劲了。”村民李传莉感觉生活比以前更温暖了。

      联系服务群众,基层干部是主力军,在压担子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激发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荣昌区为此对村(社区)专职干部、本土人才每天实行“三三制”工作法,即1/3的干部在便民服务中心坐班为群众办事,1/3的干部轮流走村入户遍访群众,1/3的干部干好其他工作。这样分工安排,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面对面”换来了“心贴心”,“十指连心”换来了群众舒心。今年以来,荣昌全区党员干部通过“看、问、听、讲、办”全覆盖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30余万份,发放党员干部联系卡13万张,共查找问题2.4万个,目前整改率已超过90%。同时,荣昌全区党员开展志愿服务1.2万次,完成群众“微心愿”1.8万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2万件。

      重庆荣昌区开展“十指连心”工作法,在细、实、暖字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赫的效果,让干群关系更融洽,邻里关系更和谐,是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一个新举措,大家不妨去试一试。

      作者:合江县石龙镇 施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