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全心为人民,无悔献青春

    2019-05-16 14:30:24

      很多优秀党员干部,他们以工作为伴,把单位当家,真正做到视群众如亲人,把工作当生命,在工作中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和人民群众保持着紧密的血肉关系,写下了全心为民、无悔青春的壮美诗篇。(5月10日,中国青年网)

      全心为人民,无悔献青春,在当今时代,有多少青年奋进者,他们胸怀大志,放弃优越条件,主动请缨,到基层,担任乡村第一书记,施展其能。曾树红就是其中一员,她扑下身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耕一锄,狠抓产业,诠释了一名中共党员的真实本色,诠释了一名第一书记的责任担当,助力力下村的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2016年,曾树红担任力下村第一书记以来,为充分发挥烟叶产业优势,她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规范生产技术,提高烟叶质量,有效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在她的带领下,2018年力下村烟叶种植面积406.8亩,总产值达140.6万元,亩产值3456.1元,均价23.51元,共创税31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近7万元的可观收入。一片烟叶为脱贫致富插上金色的翅膀,也让力下种烟明星示范村这块招牌散发出迷人魅力!

      中药材种植是近年来新兴的脱贫致富热门产业。罗陂乡党委、政府积极谋划打造5000亩紫苏种植规模,为了让力下村致富,性格倔强、不甘在困难面前低头的她主动认领种植面积150亩,没有想到如此好的项目村民不愿种。为了让项目落地,曾树红亲力亲为,她带领村干部在废弃多年的荒田上开路、刨土,经过多日奋战,在荒田上堆起了一条条垄土,150亩紫苏种植面积终于有了着落!她还顶着日头戴白帽子,肩披毛巾,手握大锄头,装备齐全,在紫苏基地上满头大汗往来穿梭,施肥、播种、整地,身体力行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田间劳作图!

      大力宣传“小蘑菇”,让村民走上致富路。种植“小蘑菇”,是乡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为了能让村民更具体地了解双孢菇的产业发展,抓住其各项补贴惠农政策。曾树红不辞辛苦,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积极为村民宣传双孢菇的政策与效益,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与建议,鼓励村民积极发展双孢菇产业。通过她不懈努力的宣传,不断提振村民的信心,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心中有了“谱”,产生了强烈的种植兴趣,预计双孢菇的种植面积将突破1万平方米。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就是曾树红的真实写照,一个一个项目的促成、落实,她用勤劳朴实的身影,“女汉子”的力量,为巩固脱贫成效添砖加瓦,谱写了全心为人民,无悔献青春的壮丽诗篇!(文/韶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全心为人民,无悔献青春

    2019-05-16 14:30:24

      很多优秀党员干部,他们以工作为伴,把单位当家,真正做到视群众如亲人,把工作当生命,在工作中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和人民群众保持着紧密的血肉关系,写下了全心为民、无悔青春的壮美诗篇。(5月10日,中国青年网)

      全心为人民,无悔献青春,在当今时代,有多少青年奋进者,他们胸怀大志,放弃优越条件,主动请缨,到基层,担任乡村第一书记,施展其能。曾树红就是其中一员,她扑下身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耕一锄,狠抓产业,诠释了一名中共党员的真实本色,诠释了一名第一书记的责任担当,助力力下村的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2016年,曾树红担任力下村第一书记以来,为充分发挥烟叶产业优势,她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规范生产技术,提高烟叶质量,有效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在她的带领下,2018年力下村烟叶种植面积406.8亩,总产值达140.6万元,亩产值3456.1元,均价23.51元,共创税31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近7万元的可观收入。一片烟叶为脱贫致富插上金色的翅膀,也让力下种烟明星示范村这块招牌散发出迷人魅力!

      中药材种植是近年来新兴的脱贫致富热门产业。罗陂乡党委、政府积极谋划打造5000亩紫苏种植规模,为了让力下村致富,性格倔强、不甘在困难面前低头的她主动认领种植面积150亩,没有想到如此好的项目村民不愿种。为了让项目落地,曾树红亲力亲为,她带领村干部在废弃多年的荒田上开路、刨土,经过多日奋战,在荒田上堆起了一条条垄土,150亩紫苏种植面积终于有了着落!她还顶着日头戴白帽子,肩披毛巾,手握大锄头,装备齐全,在紫苏基地上满头大汗往来穿梭,施肥、播种、整地,身体力行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田间劳作图!

      大力宣传“小蘑菇”,让村民走上致富路。种植“小蘑菇”,是乡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为了能让村民更具体地了解双孢菇的产业发展,抓住其各项补贴惠农政策。曾树红不辞辛苦,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积极为村民宣传双孢菇的政策与效益,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与建议,鼓励村民积极发展双孢菇产业。通过她不懈努力的宣传,不断提振村民的信心,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心中有了“谱”,产生了强烈的种植兴趣,预计双孢菇的种植面积将突破1万平方米。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就是曾树红的真实写照,一个一个项目的促成、落实,她用勤劳朴实的身影,“女汉子”的力量,为巩固脱贫成效添砖加瓦,谱写了全心为人民,无悔献青春的壮丽诗篇!(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