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9 18:06:11
近年来,四川省合江县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按照县政府工作部署,2019年参宝镇将在全镇11个村大力推广完成3000亩糯红高粱基地建设任务,积极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专合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集中成片发展。全力打造优质生态原料基地,全面实现高粱生产规模化、助力推进全县白酒产业化建设步伐。
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是发展高粱产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条件,参宝镇的高粱产业还刚起步,更要注重资源要素集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延伸循环产业链条。
一方面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土地流转,有序引导农民通过土地作价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使更多的土地资源向种植大户等集中。另一方面,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向,鼓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抱团合作等途径发展生态农业。
一是开大会,讲政策、学技术让种植氛围日益高涨。全镇多次召开各种宣传动员大会,安排部署3000亩糯红高粱项目实施工作,鼓励发动各村与政府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将种植任务分解到社、农户、甚至地块,让工作安排落实落地,把政策措施讲透讲烂。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动员,同时依托农民夜校、坝坝讲堂等常态化的宣讲手段,组织村干部、农户、专合社、种植大户、农技人员开展高梁技术培训,采取集中培训授课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种植户的种管水平。不仅让民众想种高粱,更让民众会种高梁,使尽浑身解数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让产业发展氛围日益高涨。
二是备农资、有规划、保收益让产业发展高枕无忧镇农发办全面摸排,根据各村的种植需求,及时将种子分配到各村,做好集中育苗准备。发放种子,补助农户肥料款,补助农药款,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户种植高粱进行生产技术培训,科学规划种植面积和地块适时落实育苗、栽植、管护等相关工作。按照企业+基地、企业+专合+基地等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确定保底收购价,保证高粱种植户种得安心、收得放心。
三是抓项目、出实招,建基础让产业发展动力十足。努力抓住县上对高梁种植的产业扶持项目,积极申请对连片集中发展区的政策优惠,通过申报县农业局,政府采购,选择有条件的社会服务组织等措施,同时配套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在森华、会龙、胜坛等村完成了新增改善灌面600亩,新建便民道4.8公里,田型调整300亩,改建新建了下长镇的通村通达公路建设,搞好了项目区坡改梯,配套沟、池、路、凼,整修了山坪塘、机耕道、囤水田、田间渠系等,大力改善了我镇高粱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发展高粱产业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
同时配合参宝镇精心包装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例如,参宝镇万亩花椒示范园项目、龙顶山寺旅游项目等,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农业产业的开发,带动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跟进,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种植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参宝农业新型组织体系”。
(胡劲松 记者 杨池能)
2019-03-19 18:06:11
近年来,四川省合江县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按照县政府工作部署,2019年参宝镇将在全镇11个村大力推广完成3000亩糯红高粱基地建设任务,积极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专合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集中成片发展。全力打造优质生态原料基地,全面实现高粱生产规模化、助力推进全县白酒产业化建设步伐。
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是发展高粱产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条件,参宝镇的高粱产业还刚起步,更要注重资源要素集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延伸循环产业链条。
一方面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土地流转,有序引导农民通过土地作价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使更多的土地资源向种植大户等集中。另一方面,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向,鼓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抱团合作等途径发展生态农业。
一是开大会,讲政策、学技术让种植氛围日益高涨。全镇多次召开各种宣传动员大会,安排部署3000亩糯红高粱项目实施工作,鼓励发动各村与政府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将种植任务分解到社、农户、甚至地块,让工作安排落实落地,把政策措施讲透讲烂。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动员,同时依托农民夜校、坝坝讲堂等常态化的宣讲手段,组织村干部、农户、专合社、种植大户、农技人员开展高梁技术培训,采取集中培训授课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种植户的种管水平。不仅让民众想种高粱,更让民众会种高梁,使尽浑身解数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让产业发展氛围日益高涨。
二是备农资、有规划、保收益让产业发展高枕无忧镇农发办全面摸排,根据各村的种植需求,及时将种子分配到各村,做好集中育苗准备。发放种子,补助农户肥料款,补助农药款,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户种植高粱进行生产技术培训,科学规划种植面积和地块适时落实育苗、栽植、管护等相关工作。按照企业+基地、企业+专合+基地等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确定保底收购价,保证高粱种植户种得安心、收得放心。
三是抓项目、出实招,建基础让产业发展动力十足。努力抓住县上对高梁种植的产业扶持项目,积极申请对连片集中发展区的政策优惠,通过申报县农业局,政府采购,选择有条件的社会服务组织等措施,同时配套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在森华、会龙、胜坛等村完成了新增改善灌面600亩,新建便民道4.8公里,田型调整300亩,改建新建了下长镇的通村通达公路建设,搞好了项目区坡改梯,配套沟、池、路、凼,整修了山坪塘、机耕道、囤水田、田间渠系等,大力改善了我镇高粱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发展高粱产业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
同时配合参宝镇精心包装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例如,参宝镇万亩花椒示范园项目、龙顶山寺旅游项目等,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农业产业的开发,带动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跟进,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种植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参宝农业新型组织体系”。
(胡劲松 记者 杨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