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11:02:27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说,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要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抓好大学毕业生、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特别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产业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不断增加绿色财富。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07日 02 版)
“政府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是这几次人代会掷地有声的承诺。这个承诺不仅体现出了领导人心怀全局、站位高远,更让人看到了希望。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就是重拾艰苦奋斗作风。我们党靠的就是艰苦奋斗起家,也靠它不断发展壮大。少了这个优良传统,过去的民族独立和今天的国家发展,都是一句空话。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是政治清明,打造廉洁、透明政府的需要。“政府要过紧日子”的前提是“节约”,落脚点是“惠民”。如果“三公”经费在各种违规补贴中超标,在各种大吃大喝中挥霍,在各种虚报瞒报中掏空,就会造成人民的日子越来越紧,政府的日子越来越松,违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所在。
要实现“政府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一承诺。就要管好公共财政钱袋子,就要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扶贫等民生上裕民,在节用中建立朴素政府、廉洁政府,以坚定的信心和扎实作为真正守住“节用裕民的正道”。
当然,“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也不一定就意味着行政开支越少越好,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如果政府的正常开支,没有超过合理的范围,而在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范围之内。想必公众也一定会理解。如今,在中央八项规定等各项纪律面前,在“三公”消费上确实比过去有所收敛。但是,要想让“政府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必须防止公款乱消费的回潮。“政府要过紧日子”是一句贴心话,更是惠民之举。只有把此话当作一种追求甚至一种信仰,才能达到透明、阳光、服务型政府应有的境界,才能使政府取信于民,树立自身好的形象,也才能使人民满意。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实现稳中有进。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和经贸摩擦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下,进出口压力有所加大。辩证看待,意味着既要看到经济稳的大局,也要看到稳中有变、稳中有缓,增强忧患意识;既要看到经济运行的风险挑战,也要看到并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发展信心。越是困难时期,政府越是要与群众同甘共苦,避免脱离群众,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鞭策自己,以解决群众疾苦为己任,把群众的困难作为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做好工作的动力,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带头过紧日子,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努力节约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还要特别重视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把民间的一枝一叶、风吹草动,都作为群众疾苦的反映,认真来对待,踏踏实实地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服务。
(文/福宝镇 冯建华)
2019-03-12 11:02:27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说,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要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抓好大学毕业生、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特别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产业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不断增加绿色财富。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07日 02 版)
“政府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是这几次人代会掷地有声的承诺。这个承诺不仅体现出了领导人心怀全局、站位高远,更让人看到了希望。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就是重拾艰苦奋斗作风。我们党靠的就是艰苦奋斗起家,也靠它不断发展壮大。少了这个优良传统,过去的民族独立和今天的国家发展,都是一句空话。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是政治清明,打造廉洁、透明政府的需要。“政府要过紧日子”的前提是“节约”,落脚点是“惠民”。如果“三公”经费在各种违规补贴中超标,在各种大吃大喝中挥霍,在各种虚报瞒报中掏空,就会造成人民的日子越来越紧,政府的日子越来越松,违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所在。
要实现“政府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一承诺。就要管好公共财政钱袋子,就要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扶贫等民生上裕民,在节用中建立朴素政府、廉洁政府,以坚定的信心和扎实作为真正守住“节用裕民的正道”。
当然,“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也不一定就意味着行政开支越少越好,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如果政府的正常开支,没有超过合理的范围,而在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范围之内。想必公众也一定会理解。如今,在中央八项规定等各项纪律面前,在“三公”消费上确实比过去有所收敛。但是,要想让“政府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必须防止公款乱消费的回潮。“政府要过紧日子”是一句贴心话,更是惠民之举。只有把此话当作一种追求甚至一种信仰,才能达到透明、阳光、服务型政府应有的境界,才能使政府取信于民,树立自身好的形象,也才能使人民满意。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实现稳中有进。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和经贸摩擦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下,进出口压力有所加大。辩证看待,意味着既要看到经济稳的大局,也要看到稳中有变、稳中有缓,增强忧患意识;既要看到经济运行的风险挑战,也要看到并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发展信心。越是困难时期,政府越是要与群众同甘共苦,避免脱离群众,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鞭策自己,以解决群众疾苦为己任,把群众的困难作为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做好工作的动力,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带头过紧日子,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努力节约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还要特别重视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把民间的一枝一叶、风吹草动,都作为群众疾苦的反映,认真来对待,踏踏实实地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服务。
(文/福宝镇 冯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