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驻村帮扶脱真贫、真脱贫

    2019-03-21 15:33:56

      “这几天,亚练乡平掌村的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到村里交流学习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经验,方游听说后,马上放下手头工作,帮我们查找村规民约、村史室规划等电子档案。其实,打第一天进村起,村里的大事小情中,都有方游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让我们俐侎山寨红火的‘阿塔’。”菖蒲塘村委会副主任杨正国所说的“阿塔”,就是俐侎人对好兄弟的称呼。(3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用最朴实的言语,传递出最真的心声。无论是从田间地里的所见所闻,还是从日常闲谈的只言片语,群众的话语就是对驻村工作最真实、最客观的评价。和群众做朋友,嘘寒问暖,拉拉家常等,都是迅速增强干群关系的良方,主动给生活困难的群众送温暖、送政策,群众是会感恩的,多对群众进行勉励,激发群众自身动力,让群众脱真贫、真脱贫。

      牢记使命帮群众。驻村干部直接深入群众身处脱贫攻坚第一线,始终跟群众同工作同生活同努力,迫切的想要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也正是他们最能知晓广大群众的酸甜苦辣,最能体会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最能体会广大群众的,正是这些从田间地里收集而来的信息,才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民之所想,民治所思,正是指点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贫困的发生也在制约农村面临的养老问题,又或是子女问题,一个是责任另一个是希望,点点滴滴都是社情民意最真实的表达,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唯有用真心真情去帮助他们,把他们当做家人,一起努力奋进,让群众真正富裕起来。

      立足本职送政策。驻村帮扶就是让心彻底沉下去、静下来,一心一意搞建设,誓让所驻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广大群众的出行方式,宽敞的水泥路从无到有,村村相通,社社相连,户户相邻,出行不再单纯的依靠步行,彻底改变生活和出行方式。危房改造,逐渐让老、破、旧的土墙瓦房退出了历史舞台,让群众喜笑颜开的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教育扶贫,减轻家庭的负担,让子女的入学有保障,能够学生安心读书,让大人放心工作。就业送岗位,让留守儿童不在留守,让一部分人不再背井离乡,让爱触手可及。

      增强教育谋改变。脱贫攻坚“输血”重要,但“造血”更重要,仅仅是一味的将东西、政策送到群众家中,初衷虽好,但长期实际就会有所变味,不知不觉中就会让群众产生惰性,甚至等靠要思想滋生,不利于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在帮扶过程中,要强化感恩教育,让群众感党恩,跟党走,不断激发群众自身的强烈脱贫意愿,让群众建立起长期的规划,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自己的未来,思想上要彻底改变“要我脱贫”的错误观念,树立“我要脱贫”的意识,争当致富带头人,一句摘掉贫困的帽子。

      (实录镇 李由)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驻村帮扶脱真贫、真脱贫

    2019-03-21 15:33:56

      “这几天,亚练乡平掌村的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到村里交流学习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经验,方游听说后,马上放下手头工作,帮我们查找村规民约、村史室规划等电子档案。其实,打第一天进村起,村里的大事小情中,都有方游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让我们俐侎山寨红火的‘阿塔’。”菖蒲塘村委会副主任杨正国所说的“阿塔”,就是俐侎人对好兄弟的称呼。(3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用最朴实的言语,传递出最真的心声。无论是从田间地里的所见所闻,还是从日常闲谈的只言片语,群众的话语就是对驻村工作最真实、最客观的评价。和群众做朋友,嘘寒问暖,拉拉家常等,都是迅速增强干群关系的良方,主动给生活困难的群众送温暖、送政策,群众是会感恩的,多对群众进行勉励,激发群众自身动力,让群众脱真贫、真脱贫。

      牢记使命帮群众。驻村干部直接深入群众身处脱贫攻坚第一线,始终跟群众同工作同生活同努力,迫切的想要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也正是他们最能知晓广大群众的酸甜苦辣,最能体会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最能体会广大群众的,正是这些从田间地里收集而来的信息,才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民之所想,民治所思,正是指点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贫困的发生也在制约农村面临的养老问题,又或是子女问题,一个是责任另一个是希望,点点滴滴都是社情民意最真实的表达,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唯有用真心真情去帮助他们,把他们当做家人,一起努力奋进,让群众真正富裕起来。

      立足本职送政策。驻村帮扶就是让心彻底沉下去、静下来,一心一意搞建设,誓让所驻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广大群众的出行方式,宽敞的水泥路从无到有,村村相通,社社相连,户户相邻,出行不再单纯的依靠步行,彻底改变生活和出行方式。危房改造,逐渐让老、破、旧的土墙瓦房退出了历史舞台,让群众喜笑颜开的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教育扶贫,减轻家庭的负担,让子女的入学有保障,能够学生安心读书,让大人放心工作。就业送岗位,让留守儿童不在留守,让一部分人不再背井离乡,让爱触手可及。

      增强教育谋改变。脱贫攻坚“输血”重要,但“造血”更重要,仅仅是一味的将东西、政策送到群众家中,初衷虽好,但长期实际就会有所变味,不知不觉中就会让群众产生惰性,甚至等靠要思想滋生,不利于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在帮扶过程中,要强化感恩教育,让群众感党恩,跟党走,不断激发群众自身的强烈脱贫意愿,让群众建立起长期的规划,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自己的未来,思想上要彻底改变“要我脱贫”的错误观念,树立“我要脱贫”的意识,争当致富带头人,一句摘掉贫困的帽子。

      (实录镇 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