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先培德
2019-01-25 09:57:11
某日下乡到贫困户家访问谈起家事,说到村民挖田埂故意将田埂往他家挪了几分,贫困户自己也并不觉得那一点点挪动的田埂侵占了多少田地,但闹到村里要回来也不多给人添麻烦又结仇,不要回来又耿耿于怀,十分苦恼。回来后与同事聊起此事,感慨乡民争小利,大抵还是受教育程度不够。但转念又想,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其实与文化程度、身份地位也并无太大关联。乡民之中也有德高望重的名宿耆老,文化人中也会有表里不一的斯文败类。因此为人高尚与否,还是个人品德的问题。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都阐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明确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因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员干部应遵守的基本标准。
古语云:“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道德是做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缺乏道德文化修养的人,就如同根基不牢的建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些领导干部出现问题,往往都是德出现了问题。诸如网上流传的个别干部不雅聊天记录、雷人语、爆粗口等等,突破道德底线,违反党规党纪,不但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让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不断下降,危害深远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功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道德修养决定着干部的个人素质和德行表现,是从政者抵抗不良作风和腐败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提升干部的道德修养,既是新常态下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员干部正确履职用权、干事创业的必然要求,更是检验干部党性的重要标准。广大干部必须始终把道德修养摆在首位,不断积累德行,升华人格,端正权力观,以道德规范约束自身,做到廉洁奉公、严以用权,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让官员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高地,成为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模范样板和参考坐标。
(文/五通镇 陆通)
为官先培德
2019-01-25 09:57:11
某日下乡到贫困户家访问谈起家事,说到村民挖田埂故意将田埂往他家挪了几分,贫困户自己也并不觉得那一点点挪动的田埂侵占了多少田地,但闹到村里要回来也不多给人添麻烦又结仇,不要回来又耿耿于怀,十分苦恼。回来后与同事聊起此事,感慨乡民争小利,大抵还是受教育程度不够。但转念又想,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其实与文化程度、身份地位也并无太大关联。乡民之中也有德高望重的名宿耆老,文化人中也会有表里不一的斯文败类。因此为人高尚与否,还是个人品德的问题。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都阐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明确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因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员干部应遵守的基本标准。
古语云:“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道德是做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缺乏道德文化修养的人,就如同根基不牢的建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些领导干部出现问题,往往都是德出现了问题。诸如网上流传的个别干部不雅聊天记录、雷人语、爆粗口等等,突破道德底线,违反党规党纪,不但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让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不断下降,危害深远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功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道德修养决定着干部的个人素质和德行表现,是从政者抵抗不良作风和腐败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提升干部的道德修养,既是新常态下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员干部正确履职用权、干事创业的必然要求,更是检验干部党性的重要标准。广大干部必须始终把道德修养摆在首位,不断积累德行,升华人格,端正权力观,以道德规范约束自身,做到廉洁奉公、严以用权,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让官员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高地,成为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模范样板和参考坐标。
(文/五通镇 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