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是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富裕起来

    2019-06-12 16:0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3月3日 央广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指引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二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四是坚持大扶贫格局,五是坚持激发内生动力,六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翻越这座高山,兑现庄严承诺,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脱贫攻坚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奇迹。每年减贫人口在1000万以上,成绩有目共睹。当然,目前脱贫攻坚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还比较大,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等。围绕这些问题,将以多种形式来开展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出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习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最后攻坚阶段,必须坚决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既定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促进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要因地制宜推进脱贫攻坚,有效调动各地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引导资源要素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要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要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得以保障,是中央确定的一个重大目标。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部分省区贫困发生率还超过15%,这些沉甸甸的数字,凸显了扶贫脱贫形势的严峻性。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型、增长速度换挡的经济新常态阶段,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率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阵痛,但是如何确保不影响扶贫开发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自然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要考虑。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市场波动,都会增加贫困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影响扶贫对象脱贫,加上有的贫困户脱贫后又因病因残等造成新的贫困或者返贫现象。而且,剩余贫困人口总量大,贫困程度比较深,脱贫难度增大。少部分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较高,一部分扶贫对象面临的是非收入贫困问题。农户贫困与地方政府的相对贫困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可用于扶贫开发的财政能力,也影响地方政府撬动金融资源扶贫的能力。能不能啃下剩余脱贫任务的“硬骨头”,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考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也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必须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来检验我们的行动。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不能自说自话,要让当地群众自己来评价,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再硬的脱贫攻坚硬骨头我们也一定能啃下来。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踏踏实实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我们的小康路上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黎 勇)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是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富裕起来

    2019-06-12 16:0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3月3日 央广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指引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二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四是坚持大扶贫格局,五是坚持激发内生动力,六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翻越这座高山,兑现庄严承诺,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脱贫攻坚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奇迹。每年减贫人口在1000万以上,成绩有目共睹。当然,目前脱贫攻坚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还比较大,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等。围绕这些问题,将以多种形式来开展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出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习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最后攻坚阶段,必须坚决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既定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促进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要因地制宜推进脱贫攻坚,有效调动各地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引导资源要素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要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要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得以保障,是中央确定的一个重大目标。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部分省区贫困发生率还超过15%,这些沉甸甸的数字,凸显了扶贫脱贫形势的严峻性。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型、增长速度换挡的经济新常态阶段,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率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阵痛,但是如何确保不影响扶贫开发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自然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要考虑。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市场波动,都会增加贫困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影响扶贫对象脱贫,加上有的贫困户脱贫后又因病因残等造成新的贫困或者返贫现象。而且,剩余贫困人口总量大,贫困程度比较深,脱贫难度增大。少部分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较高,一部分扶贫对象面临的是非收入贫困问题。农户贫困与地方政府的相对贫困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可用于扶贫开发的财政能力,也影响地方政府撬动金融资源扶贫的能力。能不能啃下剩余脱贫任务的“硬骨头”,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考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也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必须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来检验我们的行动。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不能自说自话,要让当地群众自己来评价,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再硬的脱贫攻坚硬骨头我们也一定能啃下来。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踏踏实实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我们的小康路上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黎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