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党的建设有别于企业生产、行政管理

    2018-10-26 13:26:36

    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突出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重要意义。(9月23日 新京网)
    世界上的任何政党都是由有一定政治倾向的人按照一定原则组织起来的政治体,政治性乃政党的第一属性,是政党与其他社会组织、利益集团的本质区别所在。政党的政治性衍生出政治信仰、政治基础、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许多与政党密切相关的概念和内容。实践、理论与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价值取向方面,“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上述根本政治立场与先进性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意涵。
    从政治本质与组织属性看,政党不同于企业、工厂;党的建设有别于企业生产、行政管理。不能简单地把物质生产意义上的数量与质量关系、质量管理与质量规范、质量标准和质量品位等概念与逻辑简单套用到党的建设质量上来。政党的政治性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共同决定了,党的建设是一项凝心聚力、铸就干事创业伟力、赢取党心民心的伟大政治工程。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视为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把党的建设喻为一项“伟大工程”,强调实施这一伟大工程的目的与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接力、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矢志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历史与现实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建设质量,就必须从政治高度,紧密结合党的先进性、党的宗旨、党的建设目标与根本目的、人民拥戴与支持等角度进行思考,脱离这些谈党的建设质量,很容易流于空泛、迷失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质量问题。例如,针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针对党员发展质量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针对党内民主生活会质量,《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作出规定:“上级党组织应当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由此可见,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党员发展质量、民主生活会质量等都属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应有之义。从根本上看,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是要在管党治党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重点与全面、态度与方式、继承与创新、工作业绩与人民认同的关系,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各项突出问题。
    (无忧)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党的建设有别于企业生产、行政管理

    2018-10-26 13:26:36

    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突出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重要意义。(9月23日 新京网)
    世界上的任何政党都是由有一定政治倾向的人按照一定原则组织起来的政治体,政治性乃政党的第一属性,是政党与其他社会组织、利益集团的本质区别所在。政党的政治性衍生出政治信仰、政治基础、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许多与政党密切相关的概念和内容。实践、理论与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价值取向方面,“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上述根本政治立场与先进性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意涵。
    从政治本质与组织属性看,政党不同于企业、工厂;党的建设有别于企业生产、行政管理。不能简单地把物质生产意义上的数量与质量关系、质量管理与质量规范、质量标准和质量品位等概念与逻辑简单套用到党的建设质量上来。政党的政治性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共同决定了,党的建设是一项凝心聚力、铸就干事创业伟力、赢取党心民心的伟大政治工程。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视为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把党的建设喻为一项“伟大工程”,强调实施这一伟大工程的目的与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接力、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矢志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历史与现实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建设质量,就必须从政治高度,紧密结合党的先进性、党的宗旨、党的建设目标与根本目的、人民拥戴与支持等角度进行思考,脱离这些谈党的建设质量,很容易流于空泛、迷失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质量问题。例如,针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针对党员发展质量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针对党内民主生活会质量,《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作出规定:“上级党组织应当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由此可见,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党员发展质量、民主生活会质量等都属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应有之义。从根本上看,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是要在管党治党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重点与全面、态度与方式、继承与创新、工作业绩与人民认同的关系,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各项突出问题。
    (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