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7 17:07:24
前不久和一位同事聊天,他说:“我帮扶贫困户家的狗有点恶,第一次去家的时候叫得我不敢进门,现在再去就熟了,见着我也不叫了。”
狗见到帮扶人不叫,说明已经把帮扶人当做熟人了,这虽不能够说明帮扶工作就干得好,但可以看出帮扶干部入户帮扶频率不低,可以证明帮扶人是用了心、用了情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接触群众的“最一线”,基层干部最直接代表着干部形象,决定着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那么群众如何判断干部好坏呢?笔者在对贫困户进行满意度电话抽查时,不少贫困户会说:“我对帮扶人工作很满意,他们经常上门来关心我”,可以看出,通了几户电、装了几户水这些都要排在后面,群众对干部好坏最直接评判标准便是“来了几次”。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但在当下,依然存在部分干部,觉得下乡辛苦,便脚不沾土,手不敲门。或是凡事打电话、发短信,跟群众搞起了“线上”沟通;或是上面来检查了,才临时入户,像完成任务似的填填表、签签字就转身离去;更有甚者,从不下乡入户,有事情就叫群众到办公室来,让群众“服务”他。这样的干部下乡入户时要小心了,群众也许对他们不会热情,但狗会对他们叫得很大声。
“狗不理”是对干实事基层干部的极大认可。作为基层干部,要把自己当做群众的家庭“主人”,真心实意与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需,怀着“以民为本”的情怀和“攻克乃还”的决心,把家建设得和谐富裕。
“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要的是能在乡里林间遇见的基层干部,期望的是脚踩黄土、心系群众的基层干部。什么时候群众的狗遇到你不叫了,说明你不再是“客人”了,那么群众对你就满意了。(四川省合江县虎头镇 徐珩)
2019-05-27 17:07:24
前不久和一位同事聊天,他说:“我帮扶贫困户家的狗有点恶,第一次去家的时候叫得我不敢进门,现在再去就熟了,见着我也不叫了。”
狗见到帮扶人不叫,说明已经把帮扶人当做熟人了,这虽不能够说明帮扶工作就干得好,但可以看出帮扶干部入户帮扶频率不低,可以证明帮扶人是用了心、用了情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接触群众的“最一线”,基层干部最直接代表着干部形象,决定着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那么群众如何判断干部好坏呢?笔者在对贫困户进行满意度电话抽查时,不少贫困户会说:“我对帮扶人工作很满意,他们经常上门来关心我”,可以看出,通了几户电、装了几户水这些都要排在后面,群众对干部好坏最直接评判标准便是“来了几次”。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但在当下,依然存在部分干部,觉得下乡辛苦,便脚不沾土,手不敲门。或是凡事打电话、发短信,跟群众搞起了“线上”沟通;或是上面来检查了,才临时入户,像完成任务似的填填表、签签字就转身离去;更有甚者,从不下乡入户,有事情就叫群众到办公室来,让群众“服务”他。这样的干部下乡入户时要小心了,群众也许对他们不会热情,但狗会对他们叫得很大声。
“狗不理”是对干实事基层干部的极大认可。作为基层干部,要把自己当做群众的家庭“主人”,真心实意与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需,怀着“以民为本”的情怀和“攻克乃还”的决心,把家建设得和谐富裕。
“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要的是能在乡里林间遇见的基层干部,期望的是脚踩黄土、心系群众的基层干部。什么时候群众的狗遇到你不叫了,说明你不再是“客人”了,那么群众对你就满意了。(四川省合江县虎头镇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