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唯有务实驻村才能获殊誉

    2019-05-08 15:07:09

      龙水村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23个自然屯33个村民小组,全村1075户37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8户1201人。2018年3月,韦振乾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踌躇满志一心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到明伦镇龙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5月6日,中国青年网)

      韦振乾,2018年3月到明伦镇龙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同年12月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驻村短短9个月的时间,能获取如此殊誉,可算是一个奇迹,让我们去学学他的方法,或许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引领。

      勤政务实树形象,亲力亲为勾蓝图。韦振乾深知驻村当书记,首先要亲民情、了民意,让百姓认可你。入村伊始,为尽快适应自己的驻村工作,他决定走村入户、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中去。聆听群众呼声、感知群众需求、虚心向老乡学习。驻村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走遍了龙水村的23个自然屯33个村民小组进行精准识别,摸底排查,深入了解全村扶贫情况,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详实、精准施政方略。

      由于他的勤政务实,得到了村民的认可。随后通过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同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龙水村三年发展规划,理清了“修通道路、开发稻田养鱼新产业、整治一条河、建设‘六个有’坚强阵地”工作思路,为龙水村建设勾勒出了一幅“强基础、兴产业、促民生”的美好乡村蓝图。

      战斗堡垒不懈抓,建强组织惠民生。有了好的蓝图,需要强有力的队伍才能变为现实。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韦振乾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为载体,凝聚发展合力。他通过强化创先争优,规范组织生活,注重能力提升,“一约四会”等途径,为龙水村带来了乡村新风尚,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也成为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一股极其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风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造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有蓝图,有队伍,还得要有实效。韦振乾采取扶持产业强带动,群众脱贫聚民心。他根据龙水村富余劳力多和资源丰富的实际,一是组织劳务培训,提高群众技能,让全村实现了361人外出就业;二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与企业老板联系,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转换,大力推广种植油茶、水果等经济作物,签订了2000亩土地外包出租协议,发展油茶;土地流转出租500亩发展茂谷柑、油茶以及核桃产业;三是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业。引导当地农户发展稻田养鱼320亩,规模以上香猪养殖家庭农场15个、养鸡场2个,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5%以上;四是引导群众发展云耳新兴产业,目前该村15户群众种植云耳20亩5万多棒,群众收入20多万元。贫困户蒙玉党一家通过云耳种植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如今的龙水村,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在继续完善、稻田养鱼产业面积在不断扩大、水果基地科技化滴灌技术不断推广……扶贫项目让龙水村老百姓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韦振乾也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的荣誉称号。称号的获得,是他牢记习总书记的话:“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天天奔波忙碌在争取扶贫项目的路上,驻村住地的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埋头苦干,不惜一切奉献青春的自然结晶。(文/韶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唯有务实驻村才能获殊誉

    2019-05-08 15:07:09

      龙水村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23个自然屯33个村民小组,全村1075户37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8户1201人。2018年3月,韦振乾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踌躇满志一心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到明伦镇龙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5月6日,中国青年网)

      韦振乾,2018年3月到明伦镇龙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同年12月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驻村短短9个月的时间,能获取如此殊誉,可算是一个奇迹,让我们去学学他的方法,或许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引领。

      勤政务实树形象,亲力亲为勾蓝图。韦振乾深知驻村当书记,首先要亲民情、了民意,让百姓认可你。入村伊始,为尽快适应自己的驻村工作,他决定走村入户、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中去。聆听群众呼声、感知群众需求、虚心向老乡学习。驻村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走遍了龙水村的23个自然屯33个村民小组进行精准识别,摸底排查,深入了解全村扶贫情况,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详实、精准施政方略。

      由于他的勤政务实,得到了村民的认可。随后通过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同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龙水村三年发展规划,理清了“修通道路、开发稻田养鱼新产业、整治一条河、建设‘六个有’坚强阵地”工作思路,为龙水村建设勾勒出了一幅“强基础、兴产业、促民生”的美好乡村蓝图。

      战斗堡垒不懈抓,建强组织惠民生。有了好的蓝图,需要强有力的队伍才能变为现实。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韦振乾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为载体,凝聚发展合力。他通过强化创先争优,规范组织生活,注重能力提升,“一约四会”等途径,为龙水村带来了乡村新风尚,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也成为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一股极其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风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造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有蓝图,有队伍,还得要有实效。韦振乾采取扶持产业强带动,群众脱贫聚民心。他根据龙水村富余劳力多和资源丰富的实际,一是组织劳务培训,提高群众技能,让全村实现了361人外出就业;二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与企业老板联系,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转换,大力推广种植油茶、水果等经济作物,签订了2000亩土地外包出租协议,发展油茶;土地流转出租500亩发展茂谷柑、油茶以及核桃产业;三是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业。引导当地农户发展稻田养鱼320亩,规模以上香猪养殖家庭农场15个、养鸡场2个,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5%以上;四是引导群众发展云耳新兴产业,目前该村15户群众种植云耳20亩5万多棒,群众收入20多万元。贫困户蒙玉党一家通过云耳种植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如今的龙水村,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在继续完善、稻田养鱼产业面积在不断扩大、水果基地科技化滴灌技术不断推广……扶贫项目让龙水村老百姓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韦振乾也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的荣誉称号。称号的获得,是他牢记习总书记的话:“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天天奔波忙碌在争取扶贫项目的路上,驻村住地的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埋头苦干,不惜一切奉献青春的自然结晶。(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