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无愧时代重托
2018-05-17 13:44:05
“宁儿,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我和你永远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这是近日江西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潘佳慧,在省纪委机关“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红色家书诵读暨主题演讲活动上,眼含热泪诵读革命烈士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的一个镜头。(5月12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一曼的这封家书,是写给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的,当烈士的孩子能读懂这封信的时候,她已经长眠多年,然其间渗透着的精神元素,够我们去参悟一辈子。当年,读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与妻书》时,就被那种“吾写此书时,尚是世间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的豪情与亲情所折服、感动。是呀,读这样的家书,得到的熏陶和洗礼是不言而喻的。如今,江西省纪委让纪检干部们化身为革命烈士的“信使”,围绕一封封红色家书,以不同的形式,生动展现了革命烈士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构筑起了一道亮丽的廉政文化建设风景线。
在党中央大力倡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弘扬优秀家风的今天,江西省纪委机关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红色家书诵读暨主题演讲活动,激起的是文化传承、家风传承的层层波浪。这样的活动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比之那些不伦不类的“歌舞表演”不知强过多少倍。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家风,树立浩然正气……这样健康而意义深远的活动,与从严治党、推进全面小康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凝聚起的强大政治、舆论力量将势不可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常说要“牢记初心使命”,就应当从一些份内的“小事”开始。梁启超先生在家书中对家人、对后辈曾写道:“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在梁先生看来,每个人不一定都要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能够尽心尽力去做好“责任内”的事,那就是优秀的人。这正如童话《幸福是什么》中的所说的“幸福要靠劳动,要靠 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牢记了这一点,就会在“小事”上较真,就会在“责任”上较真,就会在“奋斗”中感受高境界的幸福。
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这样的家风更当得到传扬。“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夫妇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的历程令人感佩。他们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家’”,就是要孩子们以事业为重,学会独立,不要过度追求“得失成败”,而要做到“竭其所能,无愧于心”。这正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高度契合。
有了这样的家风,凡事做到“无愧于心”,则事业有成,人生无悔。“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止无愧于良心”,这是古人倡导的“君子之道”,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当遵守的人生信条,千万不可背离良心,做出有损党和人民的事来。美德传家,家道兴隆;小家兴旺,国运昌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让红色基因得到传承、发展、升华,从而凝聚起前行路上的浩然正气,让先贤们的治家良训、精神元素演绎为不竭的奋斗动力,那才无愧先贤的期望、无愧人民的厚爱、无愧时代的重托。
(文/自怀镇 何竹梅)
传承红色基因,无愧时代重托
2018-05-17 13:44:05
“宁儿,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我和你永远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这是近日江西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潘佳慧,在省纪委机关“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红色家书诵读暨主题演讲活动上,眼含热泪诵读革命烈士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的一个镜头。(5月12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一曼的这封家书,是写给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的,当烈士的孩子能读懂这封信的时候,她已经长眠多年,然其间渗透着的精神元素,够我们去参悟一辈子。当年,读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与妻书》时,就被那种“吾写此书时,尚是世间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的豪情与亲情所折服、感动。是呀,读这样的家书,得到的熏陶和洗礼是不言而喻的。如今,江西省纪委让纪检干部们化身为革命烈士的“信使”,围绕一封封红色家书,以不同的形式,生动展现了革命烈士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构筑起了一道亮丽的廉政文化建设风景线。
在党中央大力倡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弘扬优秀家风的今天,江西省纪委机关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红色家书诵读暨主题演讲活动,激起的是文化传承、家风传承的层层波浪。这样的活动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比之那些不伦不类的“歌舞表演”不知强过多少倍。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家风,树立浩然正气……这样健康而意义深远的活动,与从严治党、推进全面小康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凝聚起的强大政治、舆论力量将势不可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常说要“牢记初心使命”,就应当从一些份内的“小事”开始。梁启超先生在家书中对家人、对后辈曾写道:“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在梁先生看来,每个人不一定都要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能够尽心尽力去做好“责任内”的事,那就是优秀的人。这正如童话《幸福是什么》中的所说的“幸福要靠劳动,要靠 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牢记了这一点,就会在“小事”上较真,就会在“责任”上较真,就会在“奋斗”中感受高境界的幸福。
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这样的家风更当得到传扬。“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夫妇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的历程令人感佩。他们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家’”,就是要孩子们以事业为重,学会独立,不要过度追求“得失成败”,而要做到“竭其所能,无愧于心”。这正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高度契合。
有了这样的家风,凡事做到“无愧于心”,则事业有成,人生无悔。“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止无愧于良心”,这是古人倡导的“君子之道”,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当遵守的人生信条,千万不可背离良心,做出有损党和人民的事来。美德传家,家道兴隆;小家兴旺,国运昌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让红色基因得到传承、发展、升华,从而凝聚起前行路上的浩然正气,让先贤们的治家良训、精神元素演绎为不竭的奋斗动力,那才无愧先贤的期望、无愧人民的厚爱、无愧时代的重托。
(文/自怀镇 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