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16:18:32
“公开点名,派专人盯整改,脸上真挂不住。”回忆起去年第三季度的考核,贵州某省直单位负责人说。去年,贵州省直机关目标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直目标办”)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目标完成情况,除一份整体情况报告外,还附带两份“负面清单”,未按进度要求完成目标任务的20个省直单位赫然在列。(2019年05月29日 人民日报)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负面清单”对干部的“一言一行”作出了“铁的规矩”,既能促进干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也能有效打消干部“得罪人”的顾虑、“当好人”的心理,为干部干事“撑腰壮胆”。从这个意义上说,“负面清单”绝不是党员干部的“紧箍咒”、“束身衣”,而确确实实是干部干净干事的“保护伞”、“加油站”。
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四大机制”。“四大机制”就是“考核、激励、谈话、问责”。其中的“谈话、问责”机制就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闯“雷区”、趟“禁区”而设,机制视干部违规违纪的轻重程度,分别作出了谈话、诫免、降职、免职等处罚,切实发挥规章制度的震慑作用。与之相配套,还应成立专门的效能督查和问责机构,将督查常态化、问责经常化,推动制度的刚性执行。
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需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对专项工作的考核既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又要强化大督查机制的作用。专项工作中的常规工作由主管部门加强平时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分季度进行通报,作为年度考核扣分依据。强化过程管控,确保目标任务按时推进,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政策措施执行到位,强化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真正树立以实际成效论政绩的绩效管理考核导向。
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需要提高考核效率。除明文规定可以进行单独考核奖励的项目外,其他需要考核的项目统一列入绩效管理考核范畴,根据汇总平时督查考评台帐和目标任务“负面清单”情况,统一抽调人员组成复核验收组,有针对性的现场抽查核实被考核单位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不再查阅与复核项目无关的资料,全面改革以看资料好坏论“政绩”的做法。
“负面清单”,将基层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犯的常见问题进行细化,清晰地列出“不准”、“不要”、“不能”、“不许”等底线约束和“一律”、“严禁”等刚性规定,让党员干部知道哪些事情是违反规定、哪些事情不能做。倒逼了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强化了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建设的“底线思维”。同时还能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精细化督查考核,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减轻了各单位年终“集中迎考”的负担,也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
(合江县扶贫开发局 陈心恬)
2019-06-04 16:18:32
“公开点名,派专人盯整改,脸上真挂不住。”回忆起去年第三季度的考核,贵州某省直单位负责人说。去年,贵州省直机关目标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直目标办”)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目标完成情况,除一份整体情况报告外,还附带两份“负面清单”,未按进度要求完成目标任务的20个省直单位赫然在列。(2019年05月29日 人民日报)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负面清单”对干部的“一言一行”作出了“铁的规矩”,既能促进干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也能有效打消干部“得罪人”的顾虑、“当好人”的心理,为干部干事“撑腰壮胆”。从这个意义上说,“负面清单”绝不是党员干部的“紧箍咒”、“束身衣”,而确确实实是干部干净干事的“保护伞”、“加油站”。
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四大机制”。“四大机制”就是“考核、激励、谈话、问责”。其中的“谈话、问责”机制就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闯“雷区”、趟“禁区”而设,机制视干部违规违纪的轻重程度,分别作出了谈话、诫免、降职、免职等处罚,切实发挥规章制度的震慑作用。与之相配套,还应成立专门的效能督查和问责机构,将督查常态化、问责经常化,推动制度的刚性执行。
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需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对专项工作的考核既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又要强化大督查机制的作用。专项工作中的常规工作由主管部门加强平时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分季度进行通报,作为年度考核扣分依据。强化过程管控,确保目标任务按时推进,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政策措施执行到位,强化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真正树立以实际成效论政绩的绩效管理考核导向。
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需要提高考核效率。除明文规定可以进行单独考核奖励的项目外,其他需要考核的项目统一列入绩效管理考核范畴,根据汇总平时督查考评台帐和目标任务“负面清单”情况,统一抽调人员组成复核验收组,有针对性的现场抽查核实被考核单位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不再查阅与复核项目无关的资料,全面改革以看资料好坏论“政绩”的做法。
“负面清单”,将基层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犯的常见问题进行细化,清晰地列出“不准”、“不要”、“不能”、“不许”等底线约束和“一律”、“严禁”等刚性规定,让党员干部知道哪些事情是违反规定、哪些事情不能做。倒逼了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强化了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建设的“底线思维”。同时还能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精细化督查考核,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减轻了各单位年终“集中迎考”的负担,也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
(合江县扶贫开发局 陈心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