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参宝镇:重构产业体系,让农业更加多元兴旺

    2019-05-06 14:21:16

      乡村之所以衰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产业支撑不足。今年以来,四川省合江县参宝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过去单一、低效的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多元、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种养环节的产业融合。参宝镇在确保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按照县级部门的政策支持、技术融合和示范推广,大力在辖区内推进种养结合,严格控制农业化肥用量,推广使用农家肥,在各村大力推广“农业+”模式,将全镇368亩撂荒地和1000多亩流转土地统一经营,成立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水稻、蔬菜、花椒、真龙柚、土猪、土鸡等生态种养,并统一注册“麻哥牌花椒”等品牌。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品质提出的更高要求的同时,又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在加工环节延伸产业链。参宝镇为扭住过去乡村仅能提供初级农产品或成为加工企业原料基地的局面,提高农产品在加工和销售环节的话语权,让农户能分享有机农业带来的高收益。在11个行政村牵头成立农产品合作社 ,吸纳当地3000户村民入股,并计划延伸产业链,建立农产品加工厂,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通过“互联网+”、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模式,搭建起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直通车”,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破解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难题,重构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信任。

      创新思路找准支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以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以第一产业为支点,农民为主体,农民组织为抓手,从市场需求入手,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有机农产品旅游业,带动农产品的加工业,进而倒逼农产品提升品质,推进“三二一产融合”。同时加快在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渠道布局,打破乡村在时间和空间的困局,重构农产品信任体系,保障农产品供给需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真正做到农民不愁销、市民不愁卖。(胡劲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参宝镇:重构产业体系,让农业更加多元兴旺

    2019-05-06 14:21:16

      乡村之所以衰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产业支撑不足。今年以来,四川省合江县参宝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过去单一、低效的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多元、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种养环节的产业融合。参宝镇在确保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按照县级部门的政策支持、技术融合和示范推广,大力在辖区内推进种养结合,严格控制农业化肥用量,推广使用农家肥,在各村大力推广“农业+”模式,将全镇368亩撂荒地和1000多亩流转土地统一经营,成立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水稻、蔬菜、花椒、真龙柚、土猪、土鸡等生态种养,并统一注册“麻哥牌花椒”等品牌。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品质提出的更高要求的同时,又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在加工环节延伸产业链。参宝镇为扭住过去乡村仅能提供初级农产品或成为加工企业原料基地的局面,提高农产品在加工和销售环节的话语权,让农户能分享有机农业带来的高收益。在11个行政村牵头成立农产品合作社 ,吸纳当地3000户村民入股,并计划延伸产业链,建立农产品加工厂,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通过“互联网+”、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模式,搭建起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直通车”,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破解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难题,重构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信任。

      创新思路找准支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以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以第一产业为支点,农民为主体,农民组织为抓手,从市场需求入手,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有机农产品旅游业,带动农产品的加工业,进而倒逼农产品提升品质,推进“三二一产融合”。同时加快在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渠道布局,打破乡村在时间和空间的困局,重构农产品信任体系,保障农产品供给需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真正做到农民不愁销、市民不愁卖。(胡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