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8 14:18:19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3月26日,人民日报)
到2020年,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世界人民作出的承诺,越是到后,困难越大,越要有监督机制,让干群齐心协力,打起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如期完成目标。
云南怒江高山峡谷占了全州98%以上,境内几乎没一块平整土地。正因如此,全州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8.14%,在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中最高,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怒江纪监委采取力量下沉,让监督“长牙”“带电”。一次省上的脱贫攻坚例会,省纪委点名通报了怒江查处的几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件,毫不留情地指出怒江工作中的问题,让怒江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师逸面红耳赤,“会议全程聚焦脱贫攻坚,不谈成绩,只讲问题,给怒江传导了巨大的压力。”
会后,怒江把工作压力变为动力,采取主动出击,查找问题。怒江明确要求:州、县(市)纪委常委每月入户督查,变被动“等”为主动“访”,下沉力量、走村入户。思路一变天地宽,成效很快凸显。“我家房屋屋檐长度不够,一下雨就漏水”“楼梯间是露天的,雨水直接灌进来”……去年8月,师逸在走访泸水市片马镇片马村移民安置点时,群众纷纷反映问题。除了房屋设计不合理和质量问题,师逸还发现移民安置点安居房建设工程存在分包转包、乡镇干部作风漂浮、精准识别不精准等问题。除问题清单全收、照单逐一整改外,还加大惩处力度,片马镇党委书记受到诫勉问责,镇纪委书记受到通报问责,让不少干部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为了把日常监督触角延伸到村一级,怒江州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中选聘258名干部组成脱贫攻坚廉政监督员队伍,实现了监督“全覆盖”。一年来,廉政监督员收集上报的各类基层群众问题诉求共11664件,办结11529件,为脱贫攻坚扫清了途中的障碍。
保持高压,让干部绷紧纪律之弦。2月24日上午,福贡县纪检监察干部来自子甲乡,退还涉及60户村民遭截留的民生资金近17万元,且因此事分管副乡长和项目办主任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还有福贡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原主任杨林忠,利用职务便利,插手扶贫项目,被开除党籍、公职,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处罚金80万元,其违纪违法所得予以收缴;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拉古山村委会原主任和安全,利用职务便利,骗取易地扶贫搬迁指标,非法获利8万元用于个人建房,被开除党籍,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处罚金10万元……如此一举,让大家明白,谁敢动扶贫“奶酪”,谁就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堵塞漏洞,筑起制度“防火墙”。 怒江纪监委“通报直指问题,问责毫不手软。”福贡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安置点资金台账、痕迹管理薄弱,账户管理混乱……除了福贡县委县政府被通报问责外,常务副县长、县扶贫办副主任,以及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等7人受到谈话诫勉、提醒谈话等处理。怒江采取以案示法,教育身边人,让干群懂得守规矩,敬畏法律。
怒江州纪委监委针对怒江少数民族多、居住分散、远离乡镇等特点,多举措扛起纪监责任,紧盯监管盲点和空白,从严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脱贫攻坚啃下硬骨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凤鸣中学 山凤)
2019-03-28 14:18:19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3月26日,人民日报)
到2020年,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世界人民作出的承诺,越是到后,困难越大,越要有监督机制,让干群齐心协力,打起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如期完成目标。
云南怒江高山峡谷占了全州98%以上,境内几乎没一块平整土地。正因如此,全州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8.14%,在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中最高,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怒江纪监委采取力量下沉,让监督“长牙”“带电”。一次省上的脱贫攻坚例会,省纪委点名通报了怒江查处的几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件,毫不留情地指出怒江工作中的问题,让怒江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师逸面红耳赤,“会议全程聚焦脱贫攻坚,不谈成绩,只讲问题,给怒江传导了巨大的压力。”
会后,怒江把工作压力变为动力,采取主动出击,查找问题。怒江明确要求:州、县(市)纪委常委每月入户督查,变被动“等”为主动“访”,下沉力量、走村入户。思路一变天地宽,成效很快凸显。“我家房屋屋檐长度不够,一下雨就漏水”“楼梯间是露天的,雨水直接灌进来”……去年8月,师逸在走访泸水市片马镇片马村移民安置点时,群众纷纷反映问题。除了房屋设计不合理和质量问题,师逸还发现移民安置点安居房建设工程存在分包转包、乡镇干部作风漂浮、精准识别不精准等问题。除问题清单全收、照单逐一整改外,还加大惩处力度,片马镇党委书记受到诫勉问责,镇纪委书记受到通报问责,让不少干部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为了把日常监督触角延伸到村一级,怒江州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中选聘258名干部组成脱贫攻坚廉政监督员队伍,实现了监督“全覆盖”。一年来,廉政监督员收集上报的各类基层群众问题诉求共11664件,办结11529件,为脱贫攻坚扫清了途中的障碍。
保持高压,让干部绷紧纪律之弦。2月24日上午,福贡县纪检监察干部来自子甲乡,退还涉及60户村民遭截留的民生资金近17万元,且因此事分管副乡长和项目办主任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还有福贡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原主任杨林忠,利用职务便利,插手扶贫项目,被开除党籍、公职,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处罚金80万元,其违纪违法所得予以收缴;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拉古山村委会原主任和安全,利用职务便利,骗取易地扶贫搬迁指标,非法获利8万元用于个人建房,被开除党籍,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处罚金10万元……如此一举,让大家明白,谁敢动扶贫“奶酪”,谁就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堵塞漏洞,筑起制度“防火墙”。 怒江纪监委“通报直指问题,问责毫不手软。”福贡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安置点资金台账、痕迹管理薄弱,账户管理混乱……除了福贡县委县政府被通报问责外,常务副县长、县扶贫办副主任,以及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等7人受到谈话诫勉、提醒谈话等处理。怒江采取以案示法,教育身边人,让干群懂得守规矩,敬畏法律。
怒江州纪委监委针对怒江少数民族多、居住分散、远离乡镇等特点,多举措扛起纪监责任,紧盯监管盲点和空白,从严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脱贫攻坚啃下硬骨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凤鸣中学 山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