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科技让乡村更美丽

    2018-08-17 09:42:41

    “机收就是好,省时省力又省钱。”8月10日,在江津区油溪镇桥头村3组李家沟稻田里,两台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收割水稻,65岁的曾祥金老人边打包刚收下来的新谷子边赞叹道。进入8月以来,该镇辖区的水稻陆续开始成熟,来自各专业服务队的收割机陆续开进各田间地块,成为秋收中的“主角”。(《人民日报》,8.14 )
    秋天对传统乡村来说是幸福的,因为这个季节意味着成熟,意味着收获。你可以看见稻穗在田里随风摆动,它占据乡村生活的半壁江山,春耕夏理都只是为秋收做铺垫,整个乡村像期待新生儿般期待着入秋这场收获。
    但撕去收获带来的期待与喜悦,秋收的过程并不美好:它意味着晨起晚归的收割;它意味着烈日当空下的晾晒;还可能意味着倾盆大雨下的抢收。乡村生活,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有的只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争分夺秒;没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怠慢,有的只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忙碌;没有陶渊明“带月荷锄归”的悠然,有的只是“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对农民而言,真正让乡村美丽起来的,是不断进步并走近身边的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培育了杂交水稻,让他们真正吃饱了肚子;化肥农药的正确使用,让他们的辛劳耕作有了保障;水利工程的修缮,让他们有了抵御天灾的底气;收割机靠着基础交通延伸至田里乡间,让他们有了新的收获方式。这一系列的进步,真正解放了农民弯曲的背脊。
    在“山水乡村,绿色乡村”的期冀里,乡村振兴,振兴的是欣欣向荣农田经济而非男耕女织的原始生产方式,乡村经济发展必然要有科技的身影,有现代化的痕迹。乡村生态让科技有了长足发展的根基,科技让乡村生态摆脱原始落后的桎梏。乡村发展应该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要将科技融合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中,为农业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完善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的配置;要不断鼓励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技术的开发与转化;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进村打通最后一里路;要积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实现科学技术在乡村的传播与推广。
    我们应该坚信,生态为乡村留住了赤字之心,但科技让乡村有了更加美丽的底气。这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望龙镇 牟源)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科技让乡村更美丽

    2018-08-17 09:42:41

    “机收就是好,省时省力又省钱。”8月10日,在江津区油溪镇桥头村3组李家沟稻田里,两台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收割水稻,65岁的曾祥金老人边打包刚收下来的新谷子边赞叹道。进入8月以来,该镇辖区的水稻陆续开始成熟,来自各专业服务队的收割机陆续开进各田间地块,成为秋收中的“主角”。(《人民日报》,8.14 )
    秋天对传统乡村来说是幸福的,因为这个季节意味着成熟,意味着收获。你可以看见稻穗在田里随风摆动,它占据乡村生活的半壁江山,春耕夏理都只是为秋收做铺垫,整个乡村像期待新生儿般期待着入秋这场收获。
    但撕去收获带来的期待与喜悦,秋收的过程并不美好:它意味着晨起晚归的收割;它意味着烈日当空下的晾晒;还可能意味着倾盆大雨下的抢收。乡村生活,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有的只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争分夺秒;没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怠慢,有的只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忙碌;没有陶渊明“带月荷锄归”的悠然,有的只是“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对农民而言,真正让乡村美丽起来的,是不断进步并走近身边的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培育了杂交水稻,让他们真正吃饱了肚子;化肥农药的正确使用,让他们的辛劳耕作有了保障;水利工程的修缮,让他们有了抵御天灾的底气;收割机靠着基础交通延伸至田里乡间,让他们有了新的收获方式。这一系列的进步,真正解放了农民弯曲的背脊。
    在“山水乡村,绿色乡村”的期冀里,乡村振兴,振兴的是欣欣向荣农田经济而非男耕女织的原始生产方式,乡村经济发展必然要有科技的身影,有现代化的痕迹。乡村生态让科技有了长足发展的根基,科技让乡村生态摆脱原始落后的桎梏。乡村发展应该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要将科技融合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中,为农业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完善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的配置;要不断鼓励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技术的开发与转化;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进村打通最后一里路;要积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实现科学技术在乡村的传播与推广。
    我们应该坚信,生态为乡村留住了赤字之心,但科技让乡村有了更加美丽的底气。这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望龙镇 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