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同“行”助力精准脱贫
2018-09-28 17:16:56
“脚下没泥,心里没底。”自2014年底担任兴安盟委委员、行政公署常务副盟长以来,隋维钧每年深入基层时间超过200天,走遍了全盟56个苏木乡镇、847个嘎查村和1500多个自然屯,“兴安盟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我总感觉肩膀上的责任沉甸甸,松懈不得。”2017年底,兴安盟全盟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0.5万人减少到4.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5%下降到4.4%。(人民日报 9月21日)
强化自身素养,夯实服务精神。“作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这是隋维钧对自己的要求。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直接宣传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我们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就要把服务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工作中,让百姓随时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才能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强化全面深化改革成效。
狠抓方式方法,磨炼心灵修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基本的就是语言,做农村工作,语言更是一门艺术,首先要多用平实亲切的语言与农户交流,沟通好了工作就容易,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为自己的工作设置障碍。其次做农村工作,要有耐性,宽容,修炼好的性格,对百姓宽容,刚柔并济,遇到辣手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运筹帷幄。再次做农村工作还要摆正你的心态,村干部要做村民的“贴心人”,要同村民交心通气,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要。
树立公仆形象,加强干群关系。干部要树立好良好的形象,在工作中要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农村工作者,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知民情、体民意,扎实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力戒浮夸之风,力求取得实效;要有一颗“乐于受教之心”,善于接受群众的观点,倾听群众的声音;还要有吃得苦的态度,受得怨的脾气,群众位于底层,如果村干部不愿为百姓吃点苦,受点怨气,那还谈什么为群众服务,怎能不辜负村民的期望。
当前的基层工作,因为有着这么一群不畏艰难困苦,真正把百姓群众的美好愿望放在心中的可爱村干部,始终坚守岗位,奋力前行,农村的建设发展才能日新月异,与时俱进,脱贫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精准扶贫才能真正脱贫。
(文/尧坝镇 刘欢)
与民同“行”助力精准脱贫
2018-09-28 17:16:56
“脚下没泥,心里没底。”自2014年底担任兴安盟委委员、行政公署常务副盟长以来,隋维钧每年深入基层时间超过200天,走遍了全盟56个苏木乡镇、847个嘎查村和1500多个自然屯,“兴安盟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我总感觉肩膀上的责任沉甸甸,松懈不得。”2017年底,兴安盟全盟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0.5万人减少到4.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5%下降到4.4%。(人民日报 9月21日)
强化自身素养,夯实服务精神。“作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这是隋维钧对自己的要求。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直接宣传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我们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就要把服务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工作中,让百姓随时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才能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强化全面深化改革成效。
狠抓方式方法,磨炼心灵修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基本的就是语言,做农村工作,语言更是一门艺术,首先要多用平实亲切的语言与农户交流,沟通好了工作就容易,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为自己的工作设置障碍。其次做农村工作,要有耐性,宽容,修炼好的性格,对百姓宽容,刚柔并济,遇到辣手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运筹帷幄。再次做农村工作还要摆正你的心态,村干部要做村民的“贴心人”,要同村民交心通气,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要。
树立公仆形象,加强干群关系。干部要树立好良好的形象,在工作中要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农村工作者,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知民情、体民意,扎实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力戒浮夸之风,力求取得实效;要有一颗“乐于受教之心”,善于接受群众的观点,倾听群众的声音;还要有吃得苦的态度,受得怨的脾气,群众位于底层,如果村干部不愿为百姓吃点苦,受点怨气,那还谈什么为群众服务,怎能不辜负村民的期望。
当前的基层工作,因为有着这么一群不畏艰难困苦,真正把百姓群众的美好愿望放在心中的可爱村干部,始终坚守岗位,奋力前行,农村的建设发展才能日新月异,与时俱进,脱贫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精准扶贫才能真正脱贫。
(文/尧坝镇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