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双优卷 砥砺伴前行
2018-09-19 11:42:42
才9月中旬,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小海坨山上已凉意袭人,山林掩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7条雪道雏形初现,谢文征倍感欣慰……延庆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分管冬奥延庆赛区建设的延庆区委常委、副区长谢文征,一直奔波在冬奥会建设现场、生态保护一线、民生保障前沿,“不光做好赛会筹办工作,还要推动地区跨越式发展,力争交出两份优异答卷。”(9月7日,人民日报)
既要做好冬奥赛区建设筹办工作,又要推动地区跨越式发展,难度之大,对分管2022年北京冬奥延庆赛区建设的延庆区委常委、副区长谢文征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为了完成好这一重任,他一直奔波在冬奥会建设现场、生态保护一线、民生保障前沿,总是思考着在奥赛和发展都要双全,争取交出两份优异的答卷。
他创造了“延庆速度”,仅用4个多月就完成了一条近5公里落差近700米的进场路,获得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专家的高度评价,称之为“延庆速度”。 在北京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延庆赛区承担了54%的重点建设任务;赛区绝大部分工程要在2019年底前竣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设之前在我国是空白,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全是头一次,两个场馆又全在深山区,没任何基础设施,没水没电没通信,甚至没有能通行的道路。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谢文征没有退缩,他带领村民向导队、设计师、工程建设人员深入现场,查看地形,用脚步丈量着小海坨赛区的每一寸土地,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反复走,工程组织一次次优化,仅用4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一条近5公里,世人认为不可能的进山路,被国家奥委会称为“延庆速度”。
一片林,见证了他的绿色情怀,树木移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远超过预期。为体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特色,延庆场馆将打造成一个生态环保可持续赛区,赛区建设需要移植的树木大多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与平原地区差异较大,树木移植成活率怎么保证?他组织专家团队,研究确定了54项环境保护措施,采取‘工程避让、工程减缓、工程补偿’等多种手段保护赛区植物和野生动物。场馆建筑沿山体地形穿插叠落于山谷之中,与山景融为一体。在赛道和道路下方还将建设数条动物通道,野生动物仍然可像以前一样穿越山谷。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雪车雪橇赛道的表土全部被细致剥离,编号收纳,待完工后原土覆盖、原貌修复,确保土壤不因建设而流失,这些举措赢得了国际奥委会环保专家的高度认同和评价。
一个人,践行了他的根本宗旨。55岁的夏树林毫不讳言自己曾是个钉子户,他经营的农家院位于延(庆)崇(礼)高速公路拆迁范围内,工作人员带着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多次上门,好话说了几箩筐,夏树林就是不为所动……今年5月,谢文征两次与他面谈,与他聊家常、讲政策,摸清了他的“后顾之忧”。他一方面不突破补偿政策,另一方面四处帮助夏树林联系工作,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谢区长确实很贴心,我的实际困难,他全想到了。”夏树林非常感动,当场同意施工单位立即进场,并按原定拆迁政策拆除房屋。
近两年来,延庆赛区征拆工作进展顺利,赛区核心区也已全部进场,为重点工程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我们既要全力把冬奥会办好,也要把老百姓的事办好,要借助举办冬奥会带动地区发展,力争向党中央交出两份优异答卷。这是我始终牢记的宗旨。”谢文征说。
心怀双优卷,砥砺伴前行。谢文征能创造“延庆速度”,见证绿色情怀,践行根本宗旨……关键是他能一心向党,一心为民。是啊,倘若我们每一名党的干部,只要心向党、心向人民,就是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会想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上不了的坡,过不了的坎,完不成的任务。
(文/韶华)
心怀双优卷 砥砺伴前行
2018-09-19 11:42:42
才9月中旬,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小海坨山上已凉意袭人,山林掩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7条雪道雏形初现,谢文征倍感欣慰……延庆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分管冬奥延庆赛区建设的延庆区委常委、副区长谢文征,一直奔波在冬奥会建设现场、生态保护一线、民生保障前沿,“不光做好赛会筹办工作,还要推动地区跨越式发展,力争交出两份优异答卷。”(9月7日,人民日报)
既要做好冬奥赛区建设筹办工作,又要推动地区跨越式发展,难度之大,对分管2022年北京冬奥延庆赛区建设的延庆区委常委、副区长谢文征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为了完成好这一重任,他一直奔波在冬奥会建设现场、生态保护一线、民生保障前沿,总是思考着在奥赛和发展都要双全,争取交出两份优异的答卷。
他创造了“延庆速度”,仅用4个多月就完成了一条近5公里落差近700米的进场路,获得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专家的高度评价,称之为“延庆速度”。 在北京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延庆赛区承担了54%的重点建设任务;赛区绝大部分工程要在2019年底前竣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设之前在我国是空白,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全是头一次,两个场馆又全在深山区,没任何基础设施,没水没电没通信,甚至没有能通行的道路。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谢文征没有退缩,他带领村民向导队、设计师、工程建设人员深入现场,查看地形,用脚步丈量着小海坨赛区的每一寸土地,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反复走,工程组织一次次优化,仅用4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一条近5公里,世人认为不可能的进山路,被国家奥委会称为“延庆速度”。
一片林,见证了他的绿色情怀,树木移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远超过预期。为体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特色,延庆场馆将打造成一个生态环保可持续赛区,赛区建设需要移植的树木大多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与平原地区差异较大,树木移植成活率怎么保证?他组织专家团队,研究确定了54项环境保护措施,采取‘工程避让、工程减缓、工程补偿’等多种手段保护赛区植物和野生动物。场馆建筑沿山体地形穿插叠落于山谷之中,与山景融为一体。在赛道和道路下方还将建设数条动物通道,野生动物仍然可像以前一样穿越山谷。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雪车雪橇赛道的表土全部被细致剥离,编号收纳,待完工后原土覆盖、原貌修复,确保土壤不因建设而流失,这些举措赢得了国际奥委会环保专家的高度认同和评价。
一个人,践行了他的根本宗旨。55岁的夏树林毫不讳言自己曾是个钉子户,他经营的农家院位于延(庆)崇(礼)高速公路拆迁范围内,工作人员带着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多次上门,好话说了几箩筐,夏树林就是不为所动……今年5月,谢文征两次与他面谈,与他聊家常、讲政策,摸清了他的“后顾之忧”。他一方面不突破补偿政策,另一方面四处帮助夏树林联系工作,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谢区长确实很贴心,我的实际困难,他全想到了。”夏树林非常感动,当场同意施工单位立即进场,并按原定拆迁政策拆除房屋。
近两年来,延庆赛区征拆工作进展顺利,赛区核心区也已全部进场,为重点工程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我们既要全力把冬奥会办好,也要把老百姓的事办好,要借助举办冬奥会带动地区发展,力争向党中央交出两份优异答卷。这是我始终牢记的宗旨。”谢文征说。
心怀双优卷,砥砺伴前行。谢文征能创造“延庆速度”,见证绿色情怀,践行根本宗旨……关键是他能一心向党,一心为民。是啊,倘若我们每一名党的干部,只要心向党、心向人民,就是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会想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上不了的坡,过不了的坎,完不成的任务。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