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无诚何以为“干”,信者自得人心

    2018-11-15 11:26:27

    古往今来,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契约规则。对公职人员而言,身份也意味着责任,个人诚信问题不仅事关“小我”,更牵系着群众口碑和队伍形象。从“白条书记”案来看,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害群之马,不仅没有诚信自觉,甚至仗着权力耍赖。(中国纪检监察报 11月9日)
    诚信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崇高追求,故而有着“民无信则不兴,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的谚语。随着管理体制的完善,纪检监督力度的强化,公职人员不良行为受到明显制约,但有个别党员干部借助自身职务的特殊性,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了“公职老赖”,为党员干部集体形象抹黑。诚信建设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主题,而作为党员干部,诚信更是“立心之本,立民之本,立世之本”。
    诚信“立心”即对党忠诚。党员干部要保持本心,保住自身底线,不应受外界腐蚀而改变立场,更不能出现利用职务之便满足“小我”的逐利思想,要做到“对党诚信,对信仰坚定,对职权负责”。拥有职务之权同时,更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身所处环境,所代表的队伍形象,所影响的外在舆论,调节自身思想矛盾,保持与党的路线高度统一。
    诚信“立民”即对民负责。党员干部要保持初心,做到平等交流,不以身份特殊性而远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将上级政策落实到位。不打“白条”,不轻易作不切实际的承诺,注意群众交流时言行举止,时刻维护党员干部公众形象。唯有持之以衡,干小事,干实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方不负民之所望。
    诚信“立世”即对“市”引导。党员干部要保持决心,带头做诚信榜样,分好“亲”与“清”,分清“权”与“民”。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诚信社会氛围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为诚信建设构建一个适宜环境,让不诚信行为无法滋生,让群众潜意识内重视诚信,进而广范围营造守信践诺的诚信风气。
    诚信自“得道多助”,无诚信必会“失道寡助”,随着社会高度的发展,诚信已成为人的终生标签,获得了更多人的重视。作为党员干部唯有从心,从身,从行都首当其冲,才能提升政府社会公信力和党员干部公众形象。
    (文/合江镇人民政府 华杰)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无诚何以为“干”,信者自得人心

    2018-11-15 11:26:27

    古往今来,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契约规则。对公职人员而言,身份也意味着责任,个人诚信问题不仅事关“小我”,更牵系着群众口碑和队伍形象。从“白条书记”案来看,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害群之马,不仅没有诚信自觉,甚至仗着权力耍赖。(中国纪检监察报 11月9日)
    诚信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崇高追求,故而有着“民无信则不兴,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的谚语。随着管理体制的完善,纪检监督力度的强化,公职人员不良行为受到明显制约,但有个别党员干部借助自身职务的特殊性,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了“公职老赖”,为党员干部集体形象抹黑。诚信建设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主题,而作为党员干部,诚信更是“立心之本,立民之本,立世之本”。
    诚信“立心”即对党忠诚。党员干部要保持本心,保住自身底线,不应受外界腐蚀而改变立场,更不能出现利用职务之便满足“小我”的逐利思想,要做到“对党诚信,对信仰坚定,对职权负责”。拥有职务之权同时,更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身所处环境,所代表的队伍形象,所影响的外在舆论,调节自身思想矛盾,保持与党的路线高度统一。
    诚信“立民”即对民负责。党员干部要保持初心,做到平等交流,不以身份特殊性而远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将上级政策落实到位。不打“白条”,不轻易作不切实际的承诺,注意群众交流时言行举止,时刻维护党员干部公众形象。唯有持之以衡,干小事,干实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方不负民之所望。
    诚信“立世”即对“市”引导。党员干部要保持决心,带头做诚信榜样,分好“亲”与“清”,分清“权”与“民”。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诚信社会氛围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为诚信建设构建一个适宜环境,让不诚信行为无法滋生,让群众潜意识内重视诚信,进而广范围营造守信践诺的诚信风气。
    诚信自“得道多助”,无诚信必会“失道寡助”,随着社会高度的发展,诚信已成为人的终生标签,获得了更多人的重视。作为党员干部唯有从心,从身,从行都首当其冲,才能提升政府社会公信力和党员干部公众形象。
    (文/合江镇人民政府 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