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三大对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2020-02-20 17:12:57

    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摘自:2020年02月0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2020年两大重点任务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但补短板不是简单政策执行和“一刀切”,而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因地制宜解决“用地难”短板。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近年来,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设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亟须通过强化用地保障,解决现行土地管理政策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以及农村“用地难”等问题。例如,目前农文旅发展面临了一个突出问题,如果按传统供地方式,无法解决供地问题以及农地转用、占补平衡指标问题,项目难以落地,而且对资金要求往往过高,令投资方望而兴叹。针对这一问题,一号文件的进一步明确,就是要让地方配套政策更好的服务于乡村产业的发展,实实在在解决用地难问题。

      引导培养解决“人才关”短板。针对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三农”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人才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解决人才短板问题尤为重要。要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更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人来到农村扎根乡村。

      续航保驾解决“资金难”短板。在各级财政对许多方面都压减支出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财政还在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千方百计拓宽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大地方债用于“三农”规模,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在去年,安徽金寨水坪村就在国家支持下,全村发展有机茶种植,有机茶产业比普通茶叶一斤多卖10元左右,不仅让当地百姓实现了增收,还以产业扶贫为龙头,村民的住房、医疗、教育、饮水等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也同步改善。

      今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今年的风雨相比去年更甚。但未来还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要从中央一号文件里看到机遇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做好统筹,灵活应变复杂局势,静待春暖花开!(合江县人社局  秦屿)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三大对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2020-02-20 17:12:57

    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摘自:2020年02月0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2020年两大重点任务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但补短板不是简单政策执行和“一刀切”,而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因地制宜解决“用地难”短板。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近年来,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设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亟须通过强化用地保障,解决现行土地管理政策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以及农村“用地难”等问题。例如,目前农文旅发展面临了一个突出问题,如果按传统供地方式,无法解决供地问题以及农地转用、占补平衡指标问题,项目难以落地,而且对资金要求往往过高,令投资方望而兴叹。针对这一问题,一号文件的进一步明确,就是要让地方配套政策更好的服务于乡村产业的发展,实实在在解决用地难问题。

      引导培养解决“人才关”短板。针对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三农”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人才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解决人才短板问题尤为重要。要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更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人来到农村扎根乡村。

      续航保驾解决“资金难”短板。在各级财政对许多方面都压减支出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财政还在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千方百计拓宽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大地方债用于“三农”规模,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在去年,安徽金寨水坪村就在国家支持下,全村发展有机茶种植,有机茶产业比普通茶叶一斤多卖10元左右,不仅让当地百姓实现了增收,还以产业扶贫为龙头,村民的住房、医疗、教育、饮水等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也同步改善。

      今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今年的风雨相比去年更甚。但未来还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要从中央一号文件里看到机遇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做好统筹,灵活应变复杂局势,静待春暖花开!(合江县人社局  秦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