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0 18:14:36
“梁书记,啥时候再回来看看啊,大伙都很惦记你!”“我也惦记大伙儿,中圈塘就是我第二个家,下个月我就会回来一趟。”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干部梁为离开他驻村扶贫的吴忠市红寺堡区中圈塘村已经一个多月了,但这里的村干部和村民依然惦记着这位敢想敢干、带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路的第一书记。(9月18,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7年2月,身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干部的梁为来到中圈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2019年2月15日走时仅两年时间,能够得到村民的惦念,含泪送行,由此看来,梁为驻村非同一般。
驻村两年,他恢复了中圈塘村村干部的凝聚力。刚到中圈塘村没多久,梁为就意识到这里的问题——村党支部凝聚力不强,村干部没有主动服务意识;部分村民脱贫意愿不足,有的还产生了抵触情绪。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梁为四处取经,找根源、想办法。针对村干部精气神不足,他就建起村级党校,带头讲党课,强化教育培训;干群缺乏信任,他积极推行村务公开,让村民参与村级事务,行使发言权和自主权;部分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他白天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耐心动员,晚上把贫困户召集起来,讲扶贫政策、做思想工作……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梁为以党建作引领,在低保发放中,严格按政策办事,凡不合政策的一律清除,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化解了横在干群之间的隔阂,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劲头一天比一天足了。
驻村两年,梁为嘘寒问暖送到家,解决了村里的一些特殊性问题。他都主动上门,为村里50多名残疾人一一落实了低保和相关救助政策;贫困户尹耀成因尿毒症每周要到银川做三次透析,光路费就近千元。是梁为积极协调有关企业奉献爱心,为他年减免往返车费达到上万元;为贫困户朱自林申请危房改造资金,盖起了三间崭新的砖瓦房;为在外打工的贫困户蒙文河讨回了欠薪;为村民追回了几年前,村里40多户村民被卷走的葡萄款70多万元……
梁为驻村两年,他使村容村貌大变样。两年间,他先后为村里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带领村民硬化道路、整治耕地,修建幼儿园,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起生态餐厅和游客服务中心,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从零收入增加到10万元,进一步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
他鼓励村民发展产业,截至去年底,中圈塘村全村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年产值超过700万元;同时,梁为又引领村民发展黄花菜种植,面积已近2000亩,年产值超过800万元,中圈塘村特色种植产业基本形成并稳步发展。2017年底,中圈塘村实现整村高标准脱贫销号。截至2018年底,全村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不足3000元提高到10000元。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的期盼,就是我这个第一书记的动力和使命。只有始终心系群众,找准发展脉搏,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规划,才能做好做实脱贫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梁为这样总结自己的“脱贫经”。群众所需,群众所盼,就是我这个驻村第一书记的动力和使命,说得多好啊,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两年时间,他为中圈塘村做了许许多多的大事,让整村高标准脱贫,难怪临走时,听闻消息的村民们都顶着初春的寒冷自发地从四面八方涌聚到村部,捧着一面面金字锦旗和一双双饱含深情的鞋垫,含泪为他送行。
送行场面既激动又感人,他再次证明了百姓心中有杆秤,只要你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了好事、实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文/韶华)
2019-03-20 18:14:36
“梁书记,啥时候再回来看看啊,大伙都很惦记你!”“我也惦记大伙儿,中圈塘就是我第二个家,下个月我就会回来一趟。”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干部梁为离开他驻村扶贫的吴忠市红寺堡区中圈塘村已经一个多月了,但这里的村干部和村民依然惦记着这位敢想敢干、带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路的第一书记。(9月18,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7年2月,身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干部的梁为来到中圈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2019年2月15日走时仅两年时间,能够得到村民的惦念,含泪送行,由此看来,梁为驻村非同一般。
驻村两年,他恢复了中圈塘村村干部的凝聚力。刚到中圈塘村没多久,梁为就意识到这里的问题——村党支部凝聚力不强,村干部没有主动服务意识;部分村民脱贫意愿不足,有的还产生了抵触情绪。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梁为四处取经,找根源、想办法。针对村干部精气神不足,他就建起村级党校,带头讲党课,强化教育培训;干群缺乏信任,他积极推行村务公开,让村民参与村级事务,行使发言权和自主权;部分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他白天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耐心动员,晚上把贫困户召集起来,讲扶贫政策、做思想工作……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梁为以党建作引领,在低保发放中,严格按政策办事,凡不合政策的一律清除,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化解了横在干群之间的隔阂,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劲头一天比一天足了。
驻村两年,梁为嘘寒问暖送到家,解决了村里的一些特殊性问题。他都主动上门,为村里50多名残疾人一一落实了低保和相关救助政策;贫困户尹耀成因尿毒症每周要到银川做三次透析,光路费就近千元。是梁为积极协调有关企业奉献爱心,为他年减免往返车费达到上万元;为贫困户朱自林申请危房改造资金,盖起了三间崭新的砖瓦房;为在外打工的贫困户蒙文河讨回了欠薪;为村民追回了几年前,村里40多户村民被卷走的葡萄款70多万元……
梁为驻村两年,他使村容村貌大变样。两年间,他先后为村里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带领村民硬化道路、整治耕地,修建幼儿园,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起生态餐厅和游客服务中心,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从零收入增加到10万元,进一步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
他鼓励村民发展产业,截至去年底,中圈塘村全村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年产值超过700万元;同时,梁为又引领村民发展黄花菜种植,面积已近2000亩,年产值超过800万元,中圈塘村特色种植产业基本形成并稳步发展。2017年底,中圈塘村实现整村高标准脱贫销号。截至2018年底,全村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不足3000元提高到10000元。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的期盼,就是我这个第一书记的动力和使命。只有始终心系群众,找准发展脉搏,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规划,才能做好做实脱贫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梁为这样总结自己的“脱贫经”。群众所需,群众所盼,就是我这个驻村第一书记的动力和使命,说得多好啊,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两年时间,他为中圈塘村做了许许多多的大事,让整村高标准脱贫,难怪临走时,听闻消息的村民们都顶着初春的寒冷自发地从四面八方涌聚到村部,捧着一面面金字锦旗和一双双饱含深情的鞋垫,含泪为他送行。
送行场面既激动又感人,他再次证明了百姓心中有杆秤,只要你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了好事、实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