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驻村帮扶,无怨无悔

    2019-05-16 14:42:20

      “金子,天上掉不下来,地上捡不起来,只有靠干。”2016年,年轻的明华被派驻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任第一书记。他沉下身子、真跑实干,3个月走遍全村每家每户,村里情况了然于胸,争取来50万元资金,完成高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干出样子,是最大的担当,是最大的忠诚,这才能对得起第一书记的名头。” 这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第一书记明华最朴实的话语,几年如一日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生命,沉下身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全村贫困人口从2016年307户1084人减到2018年12户40人。同样,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铁家溪村驻村干部陆英,用6年的坚守、6年的实干让428人的贫困人口减到15人。

      肩上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有多少泥土。“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不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责任,无数像明华、陆英一样的人,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把神圣的使命记在心头,告别城市的繁华,告别熟悉的亲人,扎根于广大农村,早出晚归、栉风沐雨,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扶贫一线,无怨无悔的根植于田间地头农舍边,用行动诠释责任,用奉献彰显担当。

      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用真蹲实驻,进百家门,知百家事,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展开工作,因地制宜的展开措施,走村入户,融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求,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舍小家为大家”,竭尽所能,只求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无愧于组织的信任!

      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勇当先。多少个节假日,劳碌与田间地头;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贫困户的安危冷暖,奔波在扶贫一线;“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是他们最简单的心愿,不只是在贵州,在祖国这片繁荣的土地上,像明华、陆英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帮助群众致富的第一书记:宋胜勇、王朝东等;关心关爱群众的第一书记陆政、何林等;开拓创新的第一书记:陈鹏、王亚飚等……一个又一个真情付出的人,是精准脱贫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一个又一个真情扶贫的故事,是全面建成小康必不可少的基础,正是有了一群这样无怨无悔,驻村帮扶的人,才照亮了脱贫之路。

      (佛荫镇 周志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驻村帮扶,无怨无悔

    2019-05-16 14:42:20

      “金子,天上掉不下来,地上捡不起来,只有靠干。”2016年,年轻的明华被派驻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任第一书记。他沉下身子、真跑实干,3个月走遍全村每家每户,村里情况了然于胸,争取来50万元资金,完成高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干出样子,是最大的担当,是最大的忠诚,这才能对得起第一书记的名头。” 这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第一书记明华最朴实的话语,几年如一日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生命,沉下身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全村贫困人口从2016年307户1084人减到2018年12户40人。同样,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铁家溪村驻村干部陆英,用6年的坚守、6年的实干让428人的贫困人口减到15人。

      肩上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有多少泥土。“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不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责任,无数像明华、陆英一样的人,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把神圣的使命记在心头,告别城市的繁华,告别熟悉的亲人,扎根于广大农村,早出晚归、栉风沐雨,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扶贫一线,无怨无悔的根植于田间地头农舍边,用行动诠释责任,用奉献彰显担当。

      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用真蹲实驻,进百家门,知百家事,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展开工作,因地制宜的展开措施,走村入户,融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求,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舍小家为大家”,竭尽所能,只求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无愧于组织的信任!

      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勇当先。多少个节假日,劳碌与田间地头;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贫困户的安危冷暖,奔波在扶贫一线;“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是他们最简单的心愿,不只是在贵州,在祖国这片繁荣的土地上,像明华、陆英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帮助群众致富的第一书记:宋胜勇、王朝东等;关心关爱群众的第一书记陆政、何林等;开拓创新的第一书记:陈鹏、王亚飚等……一个又一个真情付出的人,是精准脱贫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一个又一个真情扶贫的故事,是全面建成小康必不可少的基础,正是有了一群这样无怨无悔,驻村帮扶的人,才照亮了脱贫之路。

      (佛荫镇 周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