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20:03:57
在基层治理中,遇到难题怎么办?最佳方式当然是上下级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把问题解决好。但在部分地区、一些单位存在一种怪现象:遇到难题,从下往上级级报,请示、汇报、送审;领导也不想、不敢找事,虽然从上往下层层批示,但多含糊其辞,并不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中国新闻网》3月25日)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过,基层治理到底有没有效果,还需要到一线基层去看现场、听民声、见作为。
据了解,部分地区还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基层治理陷入了踢皮球式的“空转”怪圈。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当下乱作为少了,但不作为、慢作为不易根治。“推手式”、“摆拍式”、“二传手”和“等上岸”式干部颇有市场,导致基层治理看似运转顺畅,实则与实际问题相距甚远。
找准“接轨点”,促进基层治理“脱虚向实”。水滴水穿非一日之功,克服形式主义顽疾更需要久久为功。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广大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在各地引发积极反响。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尤其要注意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真正推进基层治理工作运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多看现场,少看资料,避免“文山会海”,让基层“瘦身减负”成为常态。
找准“接轨点”,增强基层干部担当意识。干部担当责任意识的缺乏是基层治理“空转”现象的内因,要找准根源下猛药,确保药到病除。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要大力强化干部思想教育,引导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要健全考评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除传统考核形式以外,继续探索与干部实际工作情况挂钩的灵活考核办法;同时,科学且可操作的容错纠错机制能够帮助基层干部减轻“问责焦虑症”,对提升基层治理改革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合江县统计局 叶文廷)
2019-03-27 20:03:57
在基层治理中,遇到难题怎么办?最佳方式当然是上下级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把问题解决好。但在部分地区、一些单位存在一种怪现象:遇到难题,从下往上级级报,请示、汇报、送审;领导也不想、不敢找事,虽然从上往下层层批示,但多含糊其辞,并不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中国新闻网》3月25日)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过,基层治理到底有没有效果,还需要到一线基层去看现场、听民声、见作为。
据了解,部分地区还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基层治理陷入了踢皮球式的“空转”怪圈。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当下乱作为少了,但不作为、慢作为不易根治。“推手式”、“摆拍式”、“二传手”和“等上岸”式干部颇有市场,导致基层治理看似运转顺畅,实则与实际问题相距甚远。
找准“接轨点”,促进基层治理“脱虚向实”。水滴水穿非一日之功,克服形式主义顽疾更需要久久为功。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广大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在各地引发积极反响。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尤其要注意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真正推进基层治理工作运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多看现场,少看资料,避免“文山会海”,让基层“瘦身减负”成为常态。
找准“接轨点”,增强基层干部担当意识。干部担当责任意识的缺乏是基层治理“空转”现象的内因,要找准根源下猛药,确保药到病除。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要大力强化干部思想教育,引导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要健全考评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除传统考核形式以外,继续探索与干部实际工作情况挂钩的灵活考核办法;同时,科学且可操作的容错纠错机制能够帮助基层干部减轻“问责焦虑症”,对提升基层治理改革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合江县统计局 叶文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