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乡村振兴,人才为魂

    2019-04-19 13:24:35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在山乡大地徐徐铺展。伟大事业,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要振兴,关键一点就是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更多“城归族”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乡村人气旺起来。

      “筑巢引凤”引人才。要不断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使乡村人才接地气、留得住、有发展;要不断完善乡村人才激励关怀考核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从外部大力引进“精准”人才,积极鼓励各类人才回归乡村。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三代,大都来自农村,只要有机会,很多人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良木栖凤”留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使人才“自愿来”“不愿走”。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雏凤需培”育人才。培育本地人才,要畅通人才“回流”渠道,推动创业人才“回乡”。一方面,扩大回引面,优化返乡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利用电商平台等方式助力回乡创业。另一方面,建立“组团式”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当地等特色产品,强化一三互动,壮大乡村旅游产,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其次畅通人才“涌流”渠道,推动本土人才“哺乡”。强化党员示范带动,把当地优秀农村党员中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有一定专业实用技术、在群众中口碑好的党员选出来,分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库”,以技术带动后劲,以党性团结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培养一批懂技术、讲党恩的“土专家”、“田秀才”。

      (泸州市合江县扶贫开发局 陈心恬)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乡村振兴,人才为魂

    2019-04-19 13:24:35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在山乡大地徐徐铺展。伟大事业,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要振兴,关键一点就是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更多“城归族”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乡村人气旺起来。

      “筑巢引凤”引人才。要不断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使乡村人才接地气、留得住、有发展;要不断完善乡村人才激励关怀考核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从外部大力引进“精准”人才,积极鼓励各类人才回归乡村。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三代,大都来自农村,只要有机会,很多人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良木栖凤”留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使人才“自愿来”“不愿走”。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雏凤需培”育人才。培育本地人才,要畅通人才“回流”渠道,推动创业人才“回乡”。一方面,扩大回引面,优化返乡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利用电商平台等方式助力回乡创业。另一方面,建立“组团式”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当地等特色产品,强化一三互动,壮大乡村旅游产,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其次畅通人才“涌流”渠道,推动本土人才“哺乡”。强化党员示范带动,把当地优秀农村党员中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有一定专业实用技术、在群众中口碑好的党员选出来,分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库”,以技术带动后劲,以党性团结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培养一批懂技术、讲党恩的“土专家”、“田秀才”。

      (泸州市合江县扶贫开发局 陈心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