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5 17:10:5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四川省合江县榕山场镇小区“人气”急剧上升,农民演变为居民改变了身份,但融入城市小区生活的步伐却普遍跟进滞后,小区里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为打造文明和谐的小区环境,破解小区发展瓶颈,榕山镇从今年初起,深入开展“四进行动”,推动“小区管理”向“小区治理”转变,着力构建以党建引领、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组织覆盖“进小区”。一是组建小区党组织。为加强对小区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按照“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的梯级构架,把党的组织向居民小区延伸,摸排登记小区党员46名,引导他们亮出身份,建立起由机关干部、教师、村(社区)干部、物业人员等组成的小区党支部3个,推选组织协调能力强、甘于奉献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二是搭建居民自治组织。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整合业委会、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等力量,定期研究解决小区综合管理存在的困难问题,截至目前,通过联席会议平台协调解决棘手难题11个。
工作覆盖“进楼栋”。一是设置楼栋党小组。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楼栋单独建、不足3人的联合组建党小组,三个小区共设楼栋党小组14个,组织居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宣教活动50余场次。二是设置楼栋长。通过支部研究安排+主动认领的方式产生楼栋长39个,据统计,已通过楼栋长牵头解决居民烦心事、揪心事86件次。三是粘贴“共产党员户”标识。根据党支部要求,在每一名党员家门口最显眼位置粘贴“共产党员户”标识,彻底打消了想当“隐形党员”的念头。
公益行动“进网格”。一是设置党员先锋岗位。将整个场镇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责任区,每个居民小区就是一个小网格。网格内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政策宣传、民事调解、环卫监督、意见收集、治安巡逻等多个先锋岗位,要求每名党员结合自身特长认领并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组建志愿者队伍。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整合小区各方面力量,共组建志愿者队伍3支,200余人。
结对帮扶“进家庭”。一是实施精准帮扶。建立重点对象帮联台账,把小区内特殊户分为“低保五保”“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非访缠访”等多个类型,安排党员“1+1”结对帮扶,增强针对性、提升帮扶成效。二是开展连心服务。发放“党群连心卡”1000余张,公开联系党员姓名、电话,便于突发情况报告和日常联络。开设“特殊儿童连心课堂”,小区内教师党员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辖区留守儿童开展各种趣味活动、经常性上门辅导残疾儿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建立“便民连心微站”平台,收集居民困难和诉求,80%以上都能在短期内协调解决,截至目前,已实现居民微心愿200余个。
作者:赵燕昌
2019-08-05 17:10:5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四川省合江县榕山场镇小区“人气”急剧上升,农民演变为居民改变了身份,但融入城市小区生活的步伐却普遍跟进滞后,小区里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为打造文明和谐的小区环境,破解小区发展瓶颈,榕山镇从今年初起,深入开展“四进行动”,推动“小区管理”向“小区治理”转变,着力构建以党建引领、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组织覆盖“进小区”。一是组建小区党组织。为加强对小区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按照“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的梯级构架,把党的组织向居民小区延伸,摸排登记小区党员46名,引导他们亮出身份,建立起由机关干部、教师、村(社区)干部、物业人员等组成的小区党支部3个,推选组织协调能力强、甘于奉献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二是搭建居民自治组织。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整合业委会、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等力量,定期研究解决小区综合管理存在的困难问题,截至目前,通过联席会议平台协调解决棘手难题11个。
工作覆盖“进楼栋”。一是设置楼栋党小组。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楼栋单独建、不足3人的联合组建党小组,三个小区共设楼栋党小组14个,组织居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宣教活动50余场次。二是设置楼栋长。通过支部研究安排+主动认领的方式产生楼栋长39个,据统计,已通过楼栋长牵头解决居民烦心事、揪心事86件次。三是粘贴“共产党员户”标识。根据党支部要求,在每一名党员家门口最显眼位置粘贴“共产党员户”标识,彻底打消了想当“隐形党员”的念头。
公益行动“进网格”。一是设置党员先锋岗位。将整个场镇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责任区,每个居民小区就是一个小网格。网格内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政策宣传、民事调解、环卫监督、意见收集、治安巡逻等多个先锋岗位,要求每名党员结合自身特长认领并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组建志愿者队伍。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整合小区各方面力量,共组建志愿者队伍3支,200余人。
结对帮扶“进家庭”。一是实施精准帮扶。建立重点对象帮联台账,把小区内特殊户分为“低保五保”“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非访缠访”等多个类型,安排党员“1+1”结对帮扶,增强针对性、提升帮扶成效。二是开展连心服务。发放“党群连心卡”1000余张,公开联系党员姓名、电话,便于突发情况报告和日常联络。开设“特殊儿童连心课堂”,小区内教师党员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辖区留守儿童开展各种趣味活动、经常性上门辅导残疾儿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建立“便民连心微站”平台,收集居民困难和诉求,80%以上都能在短期内协调解决,截至目前,已实现居民微心愿200余个。
作者:赵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