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 18:01:13
在苏墩村,村干部坚持每天早晨到村里巡访,了解村情民意。晚上,村“两委”针对白天了解的情况开会议事,形成决策意见,提出解决措施,“晨巡晚议”这一制度,从第一任村党支部开始,一干就是62年。60多年来,村干部换了一届又一届,但这个好传统、好作风,始终保持。六十余载持之以恒,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和谐融洽。(摘自:2020年01月09日《光明日报》)
坚持晨巡晚议,彰显干部想担当的精神。苏墩村实施整村搬迁时期,面对陌生的环境,部分村民感到失落不安,甚至心生消沉。面对群众困难,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周开华不逃避、不躲避,主动担当,坚持每天到村巡访,挨家挨户访一访,第一时间发现群众困难,第一时间尽力解决。做到坚持不懈地走进群众、了解群众,为解决群众困难出谋划策、干实事、干好事,彰显了干部想担当的精神。
坚持晨巡晚议,彰显干部敢担当的勇气。担当就是要挑重担、啃硬骨头。当前,部分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下的压力缺乏担当的勇气,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思想,成为“撞钟和尚”。苏墩村村干部怀着责任心和使命感,面对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艰难,毫不退缩,彰显敢于担当的勇气,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形势下的党员干部就要敢于“打硬仗”、敢于“打恶战”,敢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坚持晨巡晚议,彰显干部担当的智慧。“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党员干部既要想担当的精神、敢担当的勇气,更要善担当的谋略。目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等各方面问题更加复杂,怎样做好群众工作更加考验党员干部的智慧。书记晨巡重在听民声、察民情;党群晚议重在汇民智、解民忧,核心是为了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切实解决了群众问题。苏墩村晨巡晚议无疑是一种“中国之治”的积极探索,值得制度化予以推广。
建立起晨巡晚议制度就架起了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干群在互动过程中联系更加亲密,关系更加信任。干群关系和谐了,有利于基层组织干事创业,共创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作者:合江县法王寺镇 赵冬梅
2020-01-13 18:01:13
在苏墩村,村干部坚持每天早晨到村里巡访,了解村情民意。晚上,村“两委”针对白天了解的情况开会议事,形成决策意见,提出解决措施,“晨巡晚议”这一制度,从第一任村党支部开始,一干就是62年。60多年来,村干部换了一届又一届,但这个好传统、好作风,始终保持。六十余载持之以恒,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和谐融洽。(摘自:2020年01月09日《光明日报》)
坚持晨巡晚议,彰显干部想担当的精神。苏墩村实施整村搬迁时期,面对陌生的环境,部分村民感到失落不安,甚至心生消沉。面对群众困难,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周开华不逃避、不躲避,主动担当,坚持每天到村巡访,挨家挨户访一访,第一时间发现群众困难,第一时间尽力解决。做到坚持不懈地走进群众、了解群众,为解决群众困难出谋划策、干实事、干好事,彰显了干部想担当的精神。
坚持晨巡晚议,彰显干部敢担当的勇气。担当就是要挑重担、啃硬骨头。当前,部分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下的压力缺乏担当的勇气,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思想,成为“撞钟和尚”。苏墩村村干部怀着责任心和使命感,面对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艰难,毫不退缩,彰显敢于担当的勇气,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形势下的党员干部就要敢于“打硬仗”、敢于“打恶战”,敢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坚持晨巡晚议,彰显干部担当的智慧。“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党员干部既要想担当的精神、敢担当的勇气,更要善担当的谋略。目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等各方面问题更加复杂,怎样做好群众工作更加考验党员干部的智慧。书记晨巡重在听民声、察民情;党群晚议重在汇民智、解民忧,核心是为了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切实解决了群众问题。苏墩村晨巡晚议无疑是一种“中国之治”的积极探索,值得制度化予以推广。
建立起晨巡晚议制度就架起了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干群在互动过程中联系更加亲密,关系更加信任。干群关系和谐了,有利于基层组织干事创业,共创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作者:合江县法王寺镇 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