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实录镇落实河长制 抓“六治理”

    2018-04-16 14:49:17

    我国2016年12月推行河长制,规定了河长们必须肩负起“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五大重任,明确了由辖区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水体水质,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河长制说到底,关键要抓落实、抓治理要有硬攻夫和“绣花攻夫”兼备。近日,四川省合江县实录镇落实“河长”制,抓“六治理”见成效。
    合江县实录镇紧临县城,行政区划呈三角形以著名的赤水河、习水河环抱,“两河”在镇内的三江咀汇合流入约1公里远县城旁的长江,是泸州市河流、河溪岸线最长的乡镇之一。境内以赤水河、习水河为界约占三分之二长度,形成天然半岛,“两河”、“两溪”岸线长达110公里,其中河岸线长达70公里(赤水河、习水河分别长35公里);河溪长40公里(五里洞河(溪)长35公里、实录溪长5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河流河溪,肩负着保护镇域河水流入母亲河--长江水体水质安全的重任,也注定了河长责任任重道远。
    近年来,实录镇落实河长制,硬攻夫和“绣花攻夫”兼备,抓“六治理”见成效:一是治理河道内污染源:修建硬化乡村公路网、沿河公路,全镇现有公路总长度达274公里,其中硬化公路147公里、正在硬化公路17公里、泥结石公路110公里;已建成横跨赤水河、习水河公路桥梁两座,在建公路桥梁3座;在河溪上建成公路桥5座,以快捷的路、桥交通网逐步取代了河道运输。近年来减少了河道内客运货运船舶数量,取消了8艘客运船和机动货运船舶。
    二是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以“一村一品”、“三江省级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发展为契机,成片、成带,规模栽植晚熟荔枝3.7万亩、真龙柚两万亩、沿河岸河溪空闭地栽种速生丰长经济效益较高的撑绿竹,增加农民收入,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8%,防水土流失功不可没。
    三是治理河道采沙作业:在境内彻底取缔了采沙作业船3艘,固堤坝、固河岸。
    四是治理渔民乱捞浪捕,机动船污染河水:在境内的赤水河、习水河(特定河段)全部实行渔民转产,收购销毁渔船23艘,其中机动渔船17艘、非机动渔船4艘,长期禁渔捕鱼,恢复长江上游野生稀有鱼类资源和水体安全。
    五是治理河岸污染源:严禁在河流、河溪岸边附近开办养殖场和加工作坊,对远离河道已有养殖场严格监管,实行粪便干湿分离,督促业主与附近村民签订《畜禽养殖场种养循环利用合作协议》,长期提供养殖场类便用于农业生产、果树施用有机肥,科学利用变废为宝。
    六是治理“六乱”:坚决制止及时打击乱堆、乱围、乱挖、乱建、乱倒、乱排“六乱”违法违规违章行为,镇政府整合环保、船管、安办三部门力量联合执法,形成合力。适时开展“清河、护岸、护水、保水”四项行动,力争抓早、抓实、抓出成效,修复生态,持之以恒。
    (罗志楷 周涛 杨池能)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实录镇落实河长制 抓“六治理”

    2018-04-16 14:49:17

    我国2016年12月推行河长制,规定了河长们必须肩负起“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五大重任,明确了由辖区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水体水质,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河长制说到底,关键要抓落实、抓治理要有硬攻夫和“绣花攻夫”兼备。近日,四川省合江县实录镇落实“河长”制,抓“六治理”见成效。
    合江县实录镇紧临县城,行政区划呈三角形以著名的赤水河、习水河环抱,“两河”在镇内的三江咀汇合流入约1公里远县城旁的长江,是泸州市河流、河溪岸线最长的乡镇之一。境内以赤水河、习水河为界约占三分之二长度,形成天然半岛,“两河”、“两溪”岸线长达110公里,其中河岸线长达70公里(赤水河、习水河分别长35公里);河溪长40公里(五里洞河(溪)长35公里、实录溪长5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河流河溪,肩负着保护镇域河水流入母亲河--长江水体水质安全的重任,也注定了河长责任任重道远。
    近年来,实录镇落实河长制,硬攻夫和“绣花攻夫”兼备,抓“六治理”见成效:一是治理河道内污染源:修建硬化乡村公路网、沿河公路,全镇现有公路总长度达274公里,其中硬化公路147公里、正在硬化公路17公里、泥结石公路110公里;已建成横跨赤水河、习水河公路桥梁两座,在建公路桥梁3座;在河溪上建成公路桥5座,以快捷的路、桥交通网逐步取代了河道运输。近年来减少了河道内客运货运船舶数量,取消了8艘客运船和机动货运船舶。
    二是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以“一村一品”、“三江省级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发展为契机,成片、成带,规模栽植晚熟荔枝3.7万亩、真龙柚两万亩、沿河岸河溪空闭地栽种速生丰长经济效益较高的撑绿竹,增加农民收入,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8%,防水土流失功不可没。
    三是治理河道采沙作业:在境内彻底取缔了采沙作业船3艘,固堤坝、固河岸。
    四是治理渔民乱捞浪捕,机动船污染河水:在境内的赤水河、习水河(特定河段)全部实行渔民转产,收购销毁渔船23艘,其中机动渔船17艘、非机动渔船4艘,长期禁渔捕鱼,恢复长江上游野生稀有鱼类资源和水体安全。
    五是治理河岸污染源:严禁在河流、河溪岸边附近开办养殖场和加工作坊,对远离河道已有养殖场严格监管,实行粪便干湿分离,督促业主与附近村民签订《畜禽养殖场种养循环利用合作协议》,长期提供养殖场类便用于农业生产、果树施用有机肥,科学利用变废为宝。
    六是治理“六乱”:坚决制止及时打击乱堆、乱围、乱挖、乱建、乱倒、乱排“六乱”违法违规违章行为,镇政府整合环保、船管、安办三部门力量联合执法,形成合力。适时开展“清河、护岸、护水、保水”四项行动,力争抓早、抓实、抓出成效,修复生态,持之以恒。
    (罗志楷 周涛 杨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