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须做好引、育、评、留
2018-04-28 12:08:16
“巴中工作环境怎么样?”“待遇如何?”“大学生可以享受购房补贴吗?”……最近几天,在巴中工作的成都人程闯接连收到朋友的咨询,有两位师弟师妹表达了想来巴中发展的意向。(4月27日《四川日报》)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向他咨询巴中的工作环境,主要跟他3月底在媒体上的发言有关。当时,巴中市委召开引进人才座谈会,身为平昌县澌滩乡人大主席的程闯作为代表发了言,为广大大学生群体介绍了巴中的就业环境,极大的吸引了就业者的兴趣。
国无才不立,业无才不兴。唯有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才能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吸引人才回归,关键要找准人才的需求点,优化人才创业的“软环境”,把工作做到人才心坎里。
周所周知,人才对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积极效应不言而喻。争夺人才,就能提升城市竞争力,汇聚助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与强劲活力。近些年,成都、武汉、杭州、西安等城市掀起波澜壮阔的“抢人大战”,对各类人才伸出了橄榄枝、发出了招贤令,人才争夺战已进入“白刃化”阶段。
此前,某些城市的人才政策并未结合自己实际,未能利用自身的优势,遮盖自身的劣势,而出台与一二线城市大同小异的人才新政,相较于大城市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包容的环境,如何能招揽贤士?
如今,相较于优势全面的一、二线城市,经济优势、区位条件并不突出的三、四线城市如何才能与一二线城市分庭抗礼?小城市如何才能引来并留住“金凤凰”栖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引、育、评、留”四环节制定人才政策。
各地须结合经济发展现状,精准引进特定人才,人才能迅速与经济发展衔接挂钩,促经济稳步发展;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育,本土人才对家乡有更深厚的情感,必须让他们也享受到政策红利,更好的建设家乡;引入“市场评价”的制度设计,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与竞争力;增强服务保障能力,致力于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零距离、全天候”政务服务,释放鲜明的引才诚意,人才才能尽快在种种细节的感染下,萌生扎根城市、建设城市的愿望和信心。
(文/ 望龙镇 王荣伟)
人才政策须做好引、育、评、留
2018-04-28 12:08:16
“巴中工作环境怎么样?”“待遇如何?”“大学生可以享受购房补贴吗?”……最近几天,在巴中工作的成都人程闯接连收到朋友的咨询,有两位师弟师妹表达了想来巴中发展的意向。(4月27日《四川日报》)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向他咨询巴中的工作环境,主要跟他3月底在媒体上的发言有关。当时,巴中市委召开引进人才座谈会,身为平昌县澌滩乡人大主席的程闯作为代表发了言,为广大大学生群体介绍了巴中的就业环境,极大的吸引了就业者的兴趣。
国无才不立,业无才不兴。唯有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才能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吸引人才回归,关键要找准人才的需求点,优化人才创业的“软环境”,把工作做到人才心坎里。
周所周知,人才对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积极效应不言而喻。争夺人才,就能提升城市竞争力,汇聚助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与强劲活力。近些年,成都、武汉、杭州、西安等城市掀起波澜壮阔的“抢人大战”,对各类人才伸出了橄榄枝、发出了招贤令,人才争夺战已进入“白刃化”阶段。
此前,某些城市的人才政策并未结合自己实际,未能利用自身的优势,遮盖自身的劣势,而出台与一二线城市大同小异的人才新政,相较于大城市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包容的环境,如何能招揽贤士?
如今,相较于优势全面的一、二线城市,经济优势、区位条件并不突出的三、四线城市如何才能与一二线城市分庭抗礼?小城市如何才能引来并留住“金凤凰”栖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引、育、评、留”四环节制定人才政策。
各地须结合经济发展现状,精准引进特定人才,人才能迅速与经济发展衔接挂钩,促经济稳步发展;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育,本土人才对家乡有更深厚的情感,必须让他们也享受到政策红利,更好的建设家乡;引入“市场评价”的制度设计,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与竞争力;增强服务保障能力,致力于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零距离、全天候”政务服务,释放鲜明的引才诚意,人才才能尽快在种种细节的感染下,萌生扎根城市、建设城市的愿望和信心。
(文/ 望龙镇 王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