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上好村官廉政课,育好扶贫领头羊

    2018-05-30 17:22:01

    “‘村官’作为行使公权力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干部,知纪明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江西省德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元涛近日专门到挂点乡给新任村干部上了一节廉政教育课。(5月2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德兴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新当选的村级干部大部分都是“新面孔”,对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存在认识模糊、观念不强等问题。因此,需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这就要从纪律教育开始。为让其适应监察体制改革后基层纪律教育的新变化,德兴市纪委监委选派11名业务能力强、办案水平高的骨干讲师赴乡(镇、街道)进行授课培训。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带动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从警示教育反面典型案例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基层腐败问题是由于“车头”跑偏“出轨”造成的。侵吞集体资产、套取扶贫款、挪用项目资金等“小官巨贪”的典型案例中不乏村干部的身影。
    给“村官”上廉政课,目的是为了增强“村官”的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提升“村官”的廉政意识,提高“村官”的“免疫力”。在“村官”任职过程中,政府部门如果能够及时给他们打“防疫针”,敲“警示钟”,教育他们用好权、守好廉、谋好利、尽好责,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一定能有效减少“村官”向腐败“质变”的概率。可以说,给“村官”上廉政课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
    “村官”是农村建成小康的“领头雁”,如果“村官”把权力作为牟利的工具,党的惠农政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农村发展离不开“村官”的清正廉洁,在“村官”任职过程中,必须经常开展廉政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与法律意识。而且,通过廉政教育,时刻给村干部提醒,让村干部警钟长鸣。这无形之中给“村官”套上了一道“紧箍咒”,必定能有效地减少“村官”向腐败质变的概率。
    (文/王荣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上好村官廉政课,育好扶贫领头羊

    2018-05-30 17:22:01

    “‘村官’作为行使公权力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干部,知纪明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江西省德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元涛近日专门到挂点乡给新任村干部上了一节廉政教育课。(5月2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德兴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新当选的村级干部大部分都是“新面孔”,对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存在认识模糊、观念不强等问题。因此,需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这就要从纪律教育开始。为让其适应监察体制改革后基层纪律教育的新变化,德兴市纪委监委选派11名业务能力强、办案水平高的骨干讲师赴乡(镇、街道)进行授课培训。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带动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从警示教育反面典型案例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基层腐败问题是由于“车头”跑偏“出轨”造成的。侵吞集体资产、套取扶贫款、挪用项目资金等“小官巨贪”的典型案例中不乏村干部的身影。
    给“村官”上廉政课,目的是为了增强“村官”的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提升“村官”的廉政意识,提高“村官”的“免疫力”。在“村官”任职过程中,政府部门如果能够及时给他们打“防疫针”,敲“警示钟”,教育他们用好权、守好廉、谋好利、尽好责,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一定能有效减少“村官”向腐败“质变”的概率。可以说,给“村官”上廉政课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
    “村官”是农村建成小康的“领头雁”,如果“村官”把权力作为牟利的工具,党的惠农政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农村发展离不开“村官”的清正廉洁,在“村官”任职过程中,必须经常开展廉政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与法律意识。而且,通过廉政教育,时刻给村干部提醒,让村干部警钟长鸣。这无形之中给“村官”套上了一道“紧箍咒”,必定能有效地减少“村官”向腐败质变的概率。
    (文/王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