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领域监督执纪要下好“四种功夫”
2018-06-05 16:49:55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但随着扶贫资金投入的逐年增加,扶贫领域出现了个别不和谐的现象。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中下好“四种功夫”,切实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一、在党员干部思想上下真功夫
从各地通报的典型案例和实际工作发现的问题来看,基层党员干部是扶贫领域违规违纪的主要风险点。“雁过拔毛”式的蝇贪、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强占骗取等手段的“揩油”或利用职务便利收贿赂、“回扣”、“吃拿卡要”等“微腐败”行为,损害了基层党和政府公信力,阻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
对发生的腐败问题要做到零容忍、零留存,谁动扶贫“奶酪”就处理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一律点名道姓的进行公开通报曝光,特别是对向基层惠民资金伸手的“蝇贪”更需要勤打、快打、持续打。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诫勉谈话、培训测试、收看警示教育片,发督查通报多种形式,强化压力传导,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扶贫领域一线工作的干部中形成震慑作用。
二、在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上下俊功夫
只有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让他们成为参与者、监督者,才能起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利用宣传车、横幅、LED屏幕、宣传单、村村响、廉政短片、电话调查、发放教育扶贫明白卡、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工作,让这项工作能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发挥群众监督力量。
同时,把扶贫资金使用与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党务、政务、村务三公开的重要内容,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更新,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实现“阳光扶贫”。
三、在扶贫领域执纪监督上下硬功夫
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求和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的同时,尤其要加强扶贫资金关键环节和“最后一公里”的监督,可建立资金流向备案机制、异地交叉督察、查阅财务账簿,盯紧基层扶贫资金流向。特别是针对散漫懈怠、走形式、搞应付等不负责、不落实的作风问题,制定个人责任清单,主动出击,不定期、不提前通知的进行专项检查、暗访检查、联合检查,让各类影响脱贫攻坚的纪律作风问题无所遁形。
发动群众,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在人员密集场所、电视台和广场大屏幕上公开举报方式和举报电话、发放监督卡、设立反映点等基层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访举报途径,进一步拓宽反映问题渠道。
四、在教育引导上下巧功夫
长远看,扶贫先扶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离不开教育
一方面,要对成年人进行教育引导。“我是贫困户我光荣”的现象已经出现,争当贫困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种怪象必须要改变!要对不实的贫困户予以剔除,通过民风引领,评优表模来改变风气,营造向上向好的环境。
另一发面,教育扶贫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组成内容,就以四川省合江县为例,该县将发展教育摆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和人才引进,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针对教育精准扶贫提出了7大资助政策,为建档立卡的学前教育学生、义务教育学生、普通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高校(包含高职)在校生分门别类的提供资助、提出了雨露计划,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纪委监委要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充分利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大集中整治和督察督办力度,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作者; 参宝镇 苍耳 )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要下好“四种功夫”
2018-06-05 16:49:55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但随着扶贫资金投入的逐年增加,扶贫领域出现了个别不和谐的现象。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中下好“四种功夫”,切实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一、在党员干部思想上下真功夫
从各地通报的典型案例和实际工作发现的问题来看,基层党员干部是扶贫领域违规违纪的主要风险点。“雁过拔毛”式的蝇贪、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强占骗取等手段的“揩油”或利用职务便利收贿赂、“回扣”、“吃拿卡要”等“微腐败”行为,损害了基层党和政府公信力,阻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
对发生的腐败问题要做到零容忍、零留存,谁动扶贫“奶酪”就处理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一律点名道姓的进行公开通报曝光,特别是对向基层惠民资金伸手的“蝇贪”更需要勤打、快打、持续打。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诫勉谈话、培训测试、收看警示教育片,发督查通报多种形式,强化压力传导,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扶贫领域一线工作的干部中形成震慑作用。
二、在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上下俊功夫
只有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让他们成为参与者、监督者,才能起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利用宣传车、横幅、LED屏幕、宣传单、村村响、廉政短片、电话调查、发放教育扶贫明白卡、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工作,让这项工作能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发挥群众监督力量。
同时,把扶贫资金使用与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党务、政务、村务三公开的重要内容,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更新,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实现“阳光扶贫”。
三、在扶贫领域执纪监督上下硬功夫
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求和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的同时,尤其要加强扶贫资金关键环节和“最后一公里”的监督,可建立资金流向备案机制、异地交叉督察、查阅财务账簿,盯紧基层扶贫资金流向。特别是针对散漫懈怠、走形式、搞应付等不负责、不落实的作风问题,制定个人责任清单,主动出击,不定期、不提前通知的进行专项检查、暗访检查、联合检查,让各类影响脱贫攻坚的纪律作风问题无所遁形。
发动群众,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在人员密集场所、电视台和广场大屏幕上公开举报方式和举报电话、发放监督卡、设立反映点等基层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访举报途径,进一步拓宽反映问题渠道。
四、在教育引导上下巧功夫
长远看,扶贫先扶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离不开教育
一方面,要对成年人进行教育引导。“我是贫困户我光荣”的现象已经出现,争当贫困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种怪象必须要改变!要对不实的贫困户予以剔除,通过民风引领,评优表模来改变风气,营造向上向好的环境。
另一发面,教育扶贫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组成内容,就以四川省合江县为例,该县将发展教育摆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和人才引进,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针对教育精准扶贫提出了7大资助政策,为建档立卡的学前教育学生、义务教育学生、普通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高校(包含高职)在校生分门别类的提供资助、提出了雨露计划,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纪委监委要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充分利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大集中整治和督察督办力度,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作者; 参宝镇 苍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