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以为扶贫任务布置下去了,各村自然会按要求落实好。谁承想,这一‘想当然’造成了工作上的疏忽,还因此挨了‘板子’。现在想想,还是自己责任心不强,没有绷紧工作纪律这根弦。”……(6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胡幽兰因扶贫工作落实不到位,受到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她没有气馁,而是从失败中去找教训,从“想当然”的安排布置扶贫工作,到带领村干部走村串户,一村一村地过筛,一户一户地过关扶贫。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曾经被通报的东塘村委会、田南村委会如今成了全县各村学习的榜样,不时会有其他乡镇前来“学习取经”。
态度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有的人受到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就一蹶不振,总觉得自己的仕途、自己的未来等一切都完了。于是无所追求,得过且过,最终成了组织关怀的边缘化人物。有的人受到通报批评、诫勉谈话,他面对错误,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吸取教训,从灵魂深处去剖析自己,就像胡幽兰那样,深刻认识到“错了就是错了,接受组织对本人的处理,一定在工作中将功补过。”
胡幽兰采取将功补过,以进补失的态度,她深刻认识到自己曾经的工作往往都是蜻蜓点水,以想当然的不实态度去干,结果导致了“挨板子”的被动局面。找到了症结,她吸取教训,采取主动担当,走村串户,深入农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实工作。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让曾经的扶贫落后村变成了别人前来学习的先进村。
胡幽兰的褒贬经历告示人们,受到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并非就一定是坏事,关键看你如何对待该事。倘若能够吸取教训,正确面对,你将成为做事创业的成功者,组织关怀的成长者;建功立业的佼佼者,这就是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否则,你将会永远成为成长路上的懦弱者,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