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的锻炼

    2018-07-31 14:55: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力气抓好培养工作。对那些看的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新形势下,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要注重在基层“墩苗”中成长,在艰苦环境下锻炼,让年轻干部“墩苗”锻炼成为新常态。(《党建云平台》7月6日)
    早熟的果子长不大,庄稼“墩苗”才长得好。庄稼“墩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溉,进行中耕和压土,让庄稼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有“墩苗期”的庄稼根深茎壮,产量高又好吃,而没有“墩苗期”的则杆弱穗小,产量低且难吃。庄稼生长需要“墩苗”,年轻干部成长亦需要“墩苗”。当前,我们年轻干部大多成长路径单一,基层工作经历不足,工作经验不全面,有些干事还较浮躁,不能沉心静气、安心工作。拔苗助长易夭折,年轻干部的成长需要一个递进式的历练期、培养期,让年轻干部“墩墩苗”,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必要环节。
    年轻干部的锻炼要“墩”在基层。基层是事业的根基,是干部成长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到基层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盛开。年轻干部要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经受摔打磨练,要学习“毛竹精神”,先“扎下去”,植根基层,心系群众,再“冒出来”,才会有牢固的根基,干事创业才会有新高度。一个人年轻时多吃些苦、多经历些磨难,人生的路才会更稳健。年轻干部多在基层“墩墩苗”,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才能早日成长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年轻干部的锻炼要敢于“压担子”。年轻干部不经千锤百炼、艰苦磨练,就提到重要岗位,往往德才难以胜任,关键时刻也很难经受住考验,再好的“苗子”也长不成“参天大树”。只有在“墩苗”锻炼中多“压担子”,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增强担当,年轻干部本事才能上得来,“墩苗”锻炼才真正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年轻干部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挂职锻炼、交流轮岗等方式,对具备较好任职经历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锤炼。打通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壁垒和通道,加大年轻干部“墩苗”锻炼力度。
    年轻干部的锻炼要勤于“打理”。年轻干部“墩苗”是细致活、苦力活,要“常打理”,绝不能“一墩了之”。要加强年轻干部“墩苗”监督管理,重在管早、管小、管在平时,多当“保健医生”,才能少动“外科手术”,完善日常考核机制、诫勉谈话制度、谈心谈话制度,不仅要管住八小时以内,而且要管住八小时之外,将苗头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对年轻干部“墩苗”的引导和服务,既要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对苗头问题严防范早发现,又要有耐心、讲方法,既严肃批评,又谆谆教导,及时帮助他们医“思想之病”;要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墩苗”容错机制,给予年轻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空间,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成熟到成熟,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个包容的平台。如此,“墩苗”才能墩出好苗子、好干部,年轻干部“墩苗”锻炼才能更加常态化。
    (四川巴中巴州区龙背乡政府 何湘玉)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的锻炼

    2018-07-31 14:55: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力气抓好培养工作。对那些看的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新形势下,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要注重在基层“墩苗”中成长,在艰苦环境下锻炼,让年轻干部“墩苗”锻炼成为新常态。(《党建云平台》7月6日)
    早熟的果子长不大,庄稼“墩苗”才长得好。庄稼“墩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溉,进行中耕和压土,让庄稼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有“墩苗期”的庄稼根深茎壮,产量高又好吃,而没有“墩苗期”的则杆弱穗小,产量低且难吃。庄稼生长需要“墩苗”,年轻干部成长亦需要“墩苗”。当前,我们年轻干部大多成长路径单一,基层工作经历不足,工作经验不全面,有些干事还较浮躁,不能沉心静气、安心工作。拔苗助长易夭折,年轻干部的成长需要一个递进式的历练期、培养期,让年轻干部“墩墩苗”,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必要环节。
    年轻干部的锻炼要“墩”在基层。基层是事业的根基,是干部成长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到基层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盛开。年轻干部要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经受摔打磨练,要学习“毛竹精神”,先“扎下去”,植根基层,心系群众,再“冒出来”,才会有牢固的根基,干事创业才会有新高度。一个人年轻时多吃些苦、多经历些磨难,人生的路才会更稳健。年轻干部多在基层“墩墩苗”,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才能早日成长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年轻干部的锻炼要敢于“压担子”。年轻干部不经千锤百炼、艰苦磨练,就提到重要岗位,往往德才难以胜任,关键时刻也很难经受住考验,再好的“苗子”也长不成“参天大树”。只有在“墩苗”锻炼中多“压担子”,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增强担当,年轻干部本事才能上得来,“墩苗”锻炼才真正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年轻干部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挂职锻炼、交流轮岗等方式,对具备较好任职经历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锤炼。打通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壁垒和通道,加大年轻干部“墩苗”锻炼力度。
    年轻干部的锻炼要勤于“打理”。年轻干部“墩苗”是细致活、苦力活,要“常打理”,绝不能“一墩了之”。要加强年轻干部“墩苗”监督管理,重在管早、管小、管在平时,多当“保健医生”,才能少动“外科手术”,完善日常考核机制、诫勉谈话制度、谈心谈话制度,不仅要管住八小时以内,而且要管住八小时之外,将苗头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对年轻干部“墩苗”的引导和服务,既要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对苗头问题严防范早发现,又要有耐心、讲方法,既严肃批评,又谆谆教导,及时帮助他们医“思想之病”;要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墩苗”容错机制,给予年轻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空间,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成熟到成熟,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个包容的平台。如此,“墩苗”才能墩出好苗子、好干部,年轻干部“墩苗”锻炼才能更加常态化。
    (四川巴中巴州区龙背乡政府 何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