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基层党建的“加”与“减”

    2018-08-13 14:54:45

    不久前,赤峰市印发了《关于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的通知》,通过“支部+支部”“党委+支部”“党委+党委”等建立党建链,把有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联在一起。同时,坚持尊重基层实际,不分门别类、不划线设界、不强行结对、不固化模式,在联建领域上,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机关联建、社区机关联建等多种类型;在结对方式上,采取“以强带弱”“强强联合”“抱团取暖”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的大党建格局。(8月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基层组织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员靠基层组织凝心聚力,群众靠基层组织引领发展,伟大任务靠基层组织去完成,离开了基层党组织,理想就不可能变为现实。但是部分基层干部对基层党建工作认识不足,党员的先锋意识“淡化”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制约基层党建向前推进;有的基层组织抓中心工作能力不强,任务层层加码,“痕迹管理”负担过重,严重拉低基层组织的工作水准。造成以上几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足、综合素质不到位、形式主义仍然存在。因此,要抓好基层党建,必须要做好“加”、“减”法,丢弃不必要的负担,担起不可少的责任,使得基层党建活力倍增。
    做好学习的“加法”,实现素质提升。干部素质不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必定不强,与群众的沟通缺乏技巧,工作易陷入被动,而提升素质的根本还是学习,一个人唯有加强学习,才能对理论研究更为透彻、静下心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潜下心来做实事,才能拓宽新视野、运用新思维、站在新高度来开展工作。因此,基层党建要做好学习的“加法”,不断学习,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研究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筑牢基层党建的阵地。
    做好形式的“减”法,促进效能提速。基层干部是与群众最接近的干部,往往承担着最细微也最艰难的任务。而现在部分地区仍然形式主义盛行,扶贫资料堆积如山,工作“留痕”要求颇高,上级调研只看材料,种种形式带来的压力山大,使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工作重心没法放在实干上,基层组织工作的成效不明显。要求基层党组织适当“留痕”无可厚非,可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形式主义无疑是弊大于利,因此,只有做好形式上的“减法”,才能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效能提速。
    做好调研的“加法”,实现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并进一步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基层党建工作往往重实干、求实效,然而缺乏系统的调研分析,使得工作重心不稳,有一个“窟窿”补一个“窟窿”,没有从深层次去分析解决问题,党员战斗力不能很好的凝聚,工作就缺乏了刚性和韧性。因此,基层党建要做好调研的“加法”,多从自身和群众当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精准发力、强力推进。
    (佛荫镇 罗配东)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基层党建的“加”与“减”

    2018-08-13 14:54:45

    不久前,赤峰市印发了《关于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的通知》,通过“支部+支部”“党委+支部”“党委+党委”等建立党建链,把有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联在一起。同时,坚持尊重基层实际,不分门别类、不划线设界、不强行结对、不固化模式,在联建领域上,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机关联建、社区机关联建等多种类型;在结对方式上,采取“以强带弱”“强强联合”“抱团取暖”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的大党建格局。(8月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基层组织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员靠基层组织凝心聚力,群众靠基层组织引领发展,伟大任务靠基层组织去完成,离开了基层党组织,理想就不可能变为现实。但是部分基层干部对基层党建工作认识不足,党员的先锋意识“淡化”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制约基层党建向前推进;有的基层组织抓中心工作能力不强,任务层层加码,“痕迹管理”负担过重,严重拉低基层组织的工作水准。造成以上几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足、综合素质不到位、形式主义仍然存在。因此,要抓好基层党建,必须要做好“加”、“减”法,丢弃不必要的负担,担起不可少的责任,使得基层党建活力倍增。
    做好学习的“加法”,实现素质提升。干部素质不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必定不强,与群众的沟通缺乏技巧,工作易陷入被动,而提升素质的根本还是学习,一个人唯有加强学习,才能对理论研究更为透彻、静下心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潜下心来做实事,才能拓宽新视野、运用新思维、站在新高度来开展工作。因此,基层党建要做好学习的“加法”,不断学习,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研究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筑牢基层党建的阵地。
    做好形式的“减”法,促进效能提速。基层干部是与群众最接近的干部,往往承担着最细微也最艰难的任务。而现在部分地区仍然形式主义盛行,扶贫资料堆积如山,工作“留痕”要求颇高,上级调研只看材料,种种形式带来的压力山大,使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工作重心没法放在实干上,基层组织工作的成效不明显。要求基层党组织适当“留痕”无可厚非,可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形式主义无疑是弊大于利,因此,只有做好形式上的“减法”,才能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效能提速。
    做好调研的“加法”,实现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并进一步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基层党建工作往往重实干、求实效,然而缺乏系统的调研分析,使得工作重心不稳,有一个“窟窿”补一个“窟窿”,没有从深层次去分析解决问题,党员战斗力不能很好的凝聚,工作就缺乏了刚性和韧性。因此,基层党建要做好调研的“加法”,多从自身和群众当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精准发力、强力推进。
    (佛荫镇 罗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