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基层党建 力促精准脱贫
2018-08-28 11:03:56
施秉县甘溪乡高碑村5年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600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村党支部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联合帮扶干部上门为贫困户制定一对一脱贫方案,安排每位党员每年帮助1名贫困户办一件实事。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贫困人口较2014年减少58%。(8月23日 人民日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首先要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是统领一切工作的前提,完善扩大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保障党建工作标准化、制度化。抓好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埋头苦干、群众信任度高的干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自身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提升战斗力;借力“农民夜校”创新等新形式,将思想理论教育与实用技术传授相结合,为脱贫攻坚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建强基层党组织,增强脱贫攻坚中的组织保障。
树立榜样,发挥“领头羊”作用。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一方面,基层党员要身先士卒、牢记使命、静下心来、埋下身来、尽心履职,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成为贫困群众身边的“活标杆”、“风向标”,从而感染、影响贫困户,让贫困群众主动向党组织学习、靠拢。另一方面,基层党员,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主动跟最困难的贫困户帮扶结对,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去帮扶,同时发扬“你不脱贫,我不走”的工作态度。
细化管理,建立“常态化”机制。各基层党委以镇乡为单位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群众“点菜”、干部“下厨”式全方位帮扶。完善干部帮扶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底子清、问题清、任务清。建立完善常态化的问责机制,科学合理使用约谈、通报、组织调整等组织措施,严肃惩戒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需要群众做到的必须要党员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干部必须要做到。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文/尧坝镇 葛金彪)
狠抓基层党建 力促精准脱贫
2018-08-28 11:03:56
施秉县甘溪乡高碑村5年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600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村党支部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联合帮扶干部上门为贫困户制定一对一脱贫方案,安排每位党员每年帮助1名贫困户办一件实事。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贫困人口较2014年减少58%。(8月23日 人民日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首先要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是统领一切工作的前提,完善扩大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保障党建工作标准化、制度化。抓好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埋头苦干、群众信任度高的干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自身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提升战斗力;借力“农民夜校”创新等新形式,将思想理论教育与实用技术传授相结合,为脱贫攻坚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建强基层党组织,增强脱贫攻坚中的组织保障。
树立榜样,发挥“领头羊”作用。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一方面,基层党员要身先士卒、牢记使命、静下心来、埋下身来、尽心履职,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成为贫困群众身边的“活标杆”、“风向标”,从而感染、影响贫困户,让贫困群众主动向党组织学习、靠拢。另一方面,基层党员,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主动跟最困难的贫困户帮扶结对,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去帮扶,同时发扬“你不脱贫,我不走”的工作态度。
细化管理,建立“常态化”机制。各基层党委以镇乡为单位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群众“点菜”、干部“下厨”式全方位帮扶。完善干部帮扶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底子清、问题清、任务清。建立完善常态化的问责机制,科学合理使用约谈、通报、组织调整等组织措施,严肃惩戒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需要群众做到的必须要党员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干部必须要做到。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文/尧坝镇 葛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