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暗访去除脱贫攻坚“顽疾”
2018-08-27 15:18:22
记者从南充市扶贫移民局获悉,自2016年5月以来,该局先后组建了12个市级暗访组,重点暗访全市村级项目建设、产业建设、驻村帮扶、群众满意度等十几项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两年多来,暗访组跑遍了南充全市所有乡镇,发现并要求整改了4000余个问题,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地落实。(8月23日,《四川日报》)
脱贫攻坚是一场史无前例意义重大的民生硬仗,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基层有些现象令人担忧,个别地方制定到户措施不切实际,个别地方干部扶贫“一兜了之”、产业“一建了之”、脱贫“一脱了之”。要根治这些顽疾,仅靠讲道理、开会、开展常规检查是不够的。需要向南充市扶贫移民局借鉴方法,扎实开展暗访工作,将“顽疾”逐一去除。
暗访是一种纯粹的工作作风。作风问题是前提和先导性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优良的作风可以产生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活动,党员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乡村,走进百姓家中聊起了家常。形式主义、短期行为、没有实际的花架子少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行动多了。作风实了,形象好了,力量足了,事情办了。精准扶贫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只有踏实的作风,务实的工作才能将打赢这场攻坚战。
暗访是一种踏实的调查研究。“下乡调研”曾经就是“走马观花”的代名词。毕竟事先打好招呼,确定路线,做好面子的调查研究能有多少“真”的东西呢?说是贴近群众,深入农村,实则是远离群众,不识农村。其实只有不打招呼,轻车简从,悄然入户,才能了解真情况,听到群众的真心话,才能真正寻求破解农村发展之道。“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而每一点都缺少不了调查研究;悄悄进村,静静入户,直奔问题。“真”的调查研究,得到真情,了解真相也必将成为新常态。
暗访是一种更准的靶向施策。精准扶贫有无到户到人?精准脱贫措施有没有落实到位?其中一个“准”字贯穿始终,“六个精准”更是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决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是一项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历史任务。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时期,只有吃透“精准”,咬定“精准”才能打赢这场精准脱贫攻坚战。如何求“准”? 各级的“暗访”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也表明了一种态度。答案便是真正“听到群众的说法,了解群众的想法,明白群众的看法”才是破解“精准”的的关键方法。
脱贫攻坚需要暗访,扎实开展暗访工作才能让脱贫攻坚成效最大化,才能有力促进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地落实,才能去除脱贫攻坚的各种“顽疾”。
真龙镇 罗培炼
以暗访去除脱贫攻坚“顽疾”
2018-08-27 15:18:22
记者从南充市扶贫移民局获悉,自2016年5月以来,该局先后组建了12个市级暗访组,重点暗访全市村级项目建设、产业建设、驻村帮扶、群众满意度等十几项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两年多来,暗访组跑遍了南充全市所有乡镇,发现并要求整改了4000余个问题,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地落实。(8月23日,《四川日报》)
脱贫攻坚是一场史无前例意义重大的民生硬仗,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基层有些现象令人担忧,个别地方制定到户措施不切实际,个别地方干部扶贫“一兜了之”、产业“一建了之”、脱贫“一脱了之”。要根治这些顽疾,仅靠讲道理、开会、开展常规检查是不够的。需要向南充市扶贫移民局借鉴方法,扎实开展暗访工作,将“顽疾”逐一去除。
暗访是一种纯粹的工作作风。作风问题是前提和先导性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优良的作风可以产生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活动,党员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乡村,走进百姓家中聊起了家常。形式主义、短期行为、没有实际的花架子少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行动多了。作风实了,形象好了,力量足了,事情办了。精准扶贫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只有踏实的作风,务实的工作才能将打赢这场攻坚战。
暗访是一种踏实的调查研究。“下乡调研”曾经就是“走马观花”的代名词。毕竟事先打好招呼,确定路线,做好面子的调查研究能有多少“真”的东西呢?说是贴近群众,深入农村,实则是远离群众,不识农村。其实只有不打招呼,轻车简从,悄然入户,才能了解真情况,听到群众的真心话,才能真正寻求破解农村发展之道。“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而每一点都缺少不了调查研究;悄悄进村,静静入户,直奔问题。“真”的调查研究,得到真情,了解真相也必将成为新常态。
暗访是一种更准的靶向施策。精准扶贫有无到户到人?精准脱贫措施有没有落实到位?其中一个“准”字贯穿始终,“六个精准”更是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决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是一项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历史任务。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时期,只有吃透“精准”,咬定“精准”才能打赢这场精准脱贫攻坚战。如何求“准”? 各级的“暗访”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也表明了一种态度。答案便是真正“听到群众的说法,了解群众的想法,明白群众的看法”才是破解“精准”的的关键方法。
脱贫攻坚需要暗访,扎实开展暗访工作才能让脱贫攻坚成效最大化,才能有力促进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地落实,才能去除脱贫攻坚的各种“顽疾”。
真龙镇 罗培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