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让政务公开“开”到人心

    2018-08-30 09:34:24

    为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问题,15个省(区、市)的100个县(市、区)自去年开始推行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四川省作为试点省份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各地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清晰、明确、规范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既校正了基层政务公开“随意化”倾向,也推动了政府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化、透明化。( 2018年8月27日 人民日报)
    政务公开已经走进了新时代,从随意性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从单一性向全面化转变,从单纯公开向承担推动放管服改革重任转变。政务公开是民主法治的基础和标志,新时代的政务公开就是要广大群众参与监督,进一步发扬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厉行法治,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搞好公开内容,提高群众关注度。以前政务公开走形式,公开方式不接地气、不合实际,甚至是“公开的信息公众不需要,公众需要的信息不公开”的怪现象。久而久之,导致群众对公示内容失望,以致于部分信息公开网站成为僵尸网站,除了上级部门要求以外,几乎无人问津。针对群众关注的,如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指南,对照标准,规范的做好公开内容,提高群众关注度,让政务公开有所看。
    创新公开渠道,提高群众参与度。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在信息公开上,要改良和创新信息公开渠道,建立“网络+实体+活动”的立体模式,把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在线服务、公众互动等方面做细、做实。同时增加报纸、电视等信息发布频率,打造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矩阵,对农村基层干部“微权力”、农村“三资”、扶贫和惠农政策等进行公开。建立健全网络问政,完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解决实际问题,让政务公开有所用。
    规范公开标准,提高群众认同度。明确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公开的主题、内容、时限、方式等,提高公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健全政务公开申请接受、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环节的制度,进一步畅通受理渠道,为群众提供便利。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问题,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让政务公开有所值。
    作者:白米镇 蒋建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让政务公开“开”到人心

    2018-08-30 09:34:24

    为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问题,15个省(区、市)的100个县(市、区)自去年开始推行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四川省作为试点省份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各地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清晰、明确、规范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既校正了基层政务公开“随意化”倾向,也推动了政府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化、透明化。( 2018年8月27日 人民日报)
    政务公开已经走进了新时代,从随意性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从单一性向全面化转变,从单纯公开向承担推动放管服改革重任转变。政务公开是民主法治的基础和标志,新时代的政务公开就是要广大群众参与监督,进一步发扬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厉行法治,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搞好公开内容,提高群众关注度。以前政务公开走形式,公开方式不接地气、不合实际,甚至是“公开的信息公众不需要,公众需要的信息不公开”的怪现象。久而久之,导致群众对公示内容失望,以致于部分信息公开网站成为僵尸网站,除了上级部门要求以外,几乎无人问津。针对群众关注的,如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指南,对照标准,规范的做好公开内容,提高群众关注度,让政务公开有所看。
    创新公开渠道,提高群众参与度。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在信息公开上,要改良和创新信息公开渠道,建立“网络+实体+活动”的立体模式,把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在线服务、公众互动等方面做细、做实。同时增加报纸、电视等信息发布频率,打造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矩阵,对农村基层干部“微权力”、农村“三资”、扶贫和惠农政策等进行公开。建立健全网络问政,完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解决实际问题,让政务公开有所用。
    规范公开标准,提高群众认同度。明确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公开的主题、内容、时限、方式等,提高公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健全政务公开申请接受、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环节的制度,进一步畅通受理渠道,为群众提供便利。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问题,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让政务公开有所值。
    作者:白米镇 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