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找人删帖和帮人删帖终究落马受审

    2018-09-12 11:26:57

    记者梳理发现,部分腐败官员在自身问题被查处之前,对网络上的举报帖胆战心惊,往往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删除,也有网警利用手中职权,将删帖当成生意。但最终,这些人落马受审。(9月6日,澎湃新闻)
    找人删帖,无非就是要想隐瞒自己的违规违纪行为,掩盖自己的丑陋嘴脸,不想让更多的人早日知道自己违法违纪的行为受查被处,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官位。其实这种亡羊补牢的举动,既是杯水车薪,更是南辕北辙。
    中央巡视组巡视中国石化时,曾任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苏树林已担任福建省省长,但依然“关注”着巡视组的一举一动,巡视组要了什么材料,看了什么账目,找了什么人,他都千方百计地打听。还安排人员协调删帖,销毁、修改资料,统一口径……妄图干扰巡视工作,阻止巡视组发现问题。最终,苏树林依然因受贿3622万元以及犯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
    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为在2012年8月一场造成36人遇难的特大车祸现场面带微笑而遭到公众质疑。随后这位“微笑局长”在不同场合佩戴多块名牌手表的图片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网友称其为“表哥”。 他在被查之前,网上涌现大量举报帖,不惜用重金雇人删帖,最终,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杨达才有期徒刑14年,没收财产5万元。已退交赃款529万余元依法予以没收。
    苏树林、杨达才是贪官中的缩影,他们受贿、滥用职权,干了违法违纪之事。被人举报,不服法受处,还想采取另外的手段来掩盖罪行,最终还是难逃其咎。
    帮人删帖,明知是违纪之事,但在重金面前,有的人经不住诱惑,失守了底线,干起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之事。本以为无人知晓,但最终仍未逃脱法律的制裁。
    中央外宣办五局原副局长高剑云参与删帖获利;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据犯罪嫌疑人余某供述,他所在的公关公司扮演着“权力掮客”的角色,提供“删帖服务”,举报官员的帖子是重点删除对象。据另一犯罪嫌疑人李某介绍,“表哥”杨达才在被查之前,网上涌现大量举报帖,不少同行都删过这些网帖,他靠删帖短期内赚了780万元。
    官员违纪要暴露,不惜重金花钱雇人删帖;见钱眼开的网络主管部门的一些干部监守自盗,内外勾结,参与网络删帖服务以谋取不利之财。二者角色不同,但性质都是一样,违法违纪,所以终究落马受审实属必然。
    (文/韶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找人删帖和帮人删帖终究落马受审

    2018-09-12 11:26:57

    记者梳理发现,部分腐败官员在自身问题被查处之前,对网络上的举报帖胆战心惊,往往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删除,也有网警利用手中职权,将删帖当成生意。但最终,这些人落马受审。(9月6日,澎湃新闻)
    找人删帖,无非就是要想隐瞒自己的违规违纪行为,掩盖自己的丑陋嘴脸,不想让更多的人早日知道自己违法违纪的行为受查被处,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官位。其实这种亡羊补牢的举动,既是杯水车薪,更是南辕北辙。
    中央巡视组巡视中国石化时,曾任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苏树林已担任福建省省长,但依然“关注”着巡视组的一举一动,巡视组要了什么材料,看了什么账目,找了什么人,他都千方百计地打听。还安排人员协调删帖,销毁、修改资料,统一口径……妄图干扰巡视工作,阻止巡视组发现问题。最终,苏树林依然因受贿3622万元以及犯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
    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为在2012年8月一场造成36人遇难的特大车祸现场面带微笑而遭到公众质疑。随后这位“微笑局长”在不同场合佩戴多块名牌手表的图片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网友称其为“表哥”。 他在被查之前,网上涌现大量举报帖,不惜用重金雇人删帖,最终,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杨达才有期徒刑14年,没收财产5万元。已退交赃款529万余元依法予以没收。
    苏树林、杨达才是贪官中的缩影,他们受贿、滥用职权,干了违法违纪之事。被人举报,不服法受处,还想采取另外的手段来掩盖罪行,最终还是难逃其咎。
    帮人删帖,明知是违纪之事,但在重金面前,有的人经不住诱惑,失守了底线,干起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之事。本以为无人知晓,但最终仍未逃脱法律的制裁。
    中央外宣办五局原副局长高剑云参与删帖获利;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据犯罪嫌疑人余某供述,他所在的公关公司扮演着“权力掮客”的角色,提供“删帖服务”,举报官员的帖子是重点删除对象。据另一犯罪嫌疑人李某介绍,“表哥”杨达才在被查之前,网上涌现大量举报帖,不少同行都删过这些网帖,他靠删帖短期内赚了780万元。
    官员违纪要暴露,不惜重金花钱雇人删帖;见钱眼开的网络主管部门的一些干部监守自盗,内外勾结,参与网络删帖服务以谋取不利之财。二者角色不同,但性质都是一样,违法违纪,所以终究落马受审实属必然。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