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实现乡村教育均衡发展还须乡村教育的坚守者

    2018-09-29 12:51:47

    读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大园小学校长张建华——25年,坚守乡村三尺讲台》,我由衷地敬佩那些乡村教师,敬佩他们痴心不改的教育理想,纯粹而坚毅的灵魂,普通而崇高的精神,平凡而非凡的坚守,他们的执着与博爱,耕耘与奉献,困苦与坚守,诠释了乡村教师之大“美”。 (《 人民日报 》 9月25日 )
    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多年来,在中央一系列加强教育均衡建设政策的作用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教育有了较大改善,政策作用成效显著。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近330万乡村教师执教于老少边穷岛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他们普遍面临着工作强度大而待遇低的问题。乡村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相对弱势、易被忽视的群体。乡村教师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教育公正的责任承担者,自身却难以充分享受到教育公正的阳光。他们渴望报酬待遇能与其艰辛的劳动付出成正比,他们渴望获得与教育主流文化平等的对话空间,他们强烈的发展诉求需要得到外界及时的回应,他们的精神空间与人格尊严需要更多关怀与呵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今天,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已经不足以支撑农村教师留在农村,“有未来”才是留住乡村教师的关键,乡村教师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改变下一代的命运。真正留住优秀教师,就要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政府和社会要努力改善条件、提高待遇、采取倾斜政策,让乡村教师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体面教书、尊严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强教必先强师,治贫必先治愚。全面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所有的政策都应围绕这个重点来设计。让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乐教,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更多的滋润与温暖,从而更专注地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并使扎根乡村真正成为乡村教师的自由选择而非出于一种无奈。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乡村骨干教师不再想着法子往城里跑,优秀毕业生愿意到乡村任教,乡村教育才算步入了正轨,乡村教育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文/福宝镇 冯建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实现乡村教育均衡发展还须乡村教育的坚守者

    2018-09-29 12:51:47

    读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大园小学校长张建华——25年,坚守乡村三尺讲台》,我由衷地敬佩那些乡村教师,敬佩他们痴心不改的教育理想,纯粹而坚毅的灵魂,普通而崇高的精神,平凡而非凡的坚守,他们的执着与博爱,耕耘与奉献,困苦与坚守,诠释了乡村教师之大“美”。 (《 人民日报 》 9月25日 )
    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多年来,在中央一系列加强教育均衡建设政策的作用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教育有了较大改善,政策作用成效显著。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近330万乡村教师执教于老少边穷岛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他们普遍面临着工作强度大而待遇低的问题。乡村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相对弱势、易被忽视的群体。乡村教师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教育公正的责任承担者,自身却难以充分享受到教育公正的阳光。他们渴望报酬待遇能与其艰辛的劳动付出成正比,他们渴望获得与教育主流文化平等的对话空间,他们强烈的发展诉求需要得到外界及时的回应,他们的精神空间与人格尊严需要更多关怀与呵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今天,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已经不足以支撑农村教师留在农村,“有未来”才是留住乡村教师的关键,乡村教师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改变下一代的命运。真正留住优秀教师,就要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政府和社会要努力改善条件、提高待遇、采取倾斜政策,让乡村教师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体面教书、尊严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强教必先强师,治贫必先治愚。全面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所有的政策都应围绕这个重点来设计。让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乐教,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更多的滋润与温暖,从而更专注地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并使扎根乡村真正成为乡村教师的自由选择而非出于一种无奈。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乡村骨干教师不再想着法子往城里跑,优秀毕业生愿意到乡村任教,乡村教育才算步入了正轨,乡村教育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文/福宝镇 冯建华)